十全濟陰丸

SHI QUAN JI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8%
肺經 15%
腎經 15%
心經 13%
胃經 6%
三焦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十全大補湯乃補氣養血之方,而十全濟陰丸則為其加減方,旨在滋陰補血。當歸為其組成要藥,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補血活血: 當歸能補血養血,改善血虛所致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且其活血化瘀之性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四肢冰冷等問題。
  2. 滋陰潤燥: 當歸味甘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滋陰潤燥之效,可緩解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故,當歸於十全濟陰丸中,可補血活血、滋陰潤燥,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滋陰補血之效,符合方劑整體的治療目的。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十全濟陰丸為滋陰補血的經典方劑,熟地黃作為其主要藥材之一,能夠補益腎陰,促進血細胞生成,改善貧血,提高機體免疫力。
  2. 調和藥性:十全濟陰丸中包含多味藥材,藥性各異,熟地黃性溫,能夠調和諸藥,使各藥材發揮最佳效果,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十全濟陰丸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是為了其行氣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經止帶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香附,可以幫助疏通肝氣, 解決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滿、心煩易怒、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香附還可以理氣止痛, 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總而言之,香附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陰養血、補氣益腎、行氣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狀。

十全濟陰丸中包含山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脾益腎: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滋陰補腎藥物如熟地、當歸、枸杞等協同作用,達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效果,尤其適合脾腎虛弱的患者。
  2. 固本培元: 山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進體質恢復,從而達到固本培元,提高療效的目的。

十全大補湯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營養吸收。十全大補湯以補氣血為主,白朮的加入能輔助脾胃功能,更好地吸收藥物中的營養成分,提高藥效。

2. 燥濕利水:白朮同時具有燥濕利水的作用,能祛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對於脾虛濕盛的患者,白朮的加入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減少水濕積聚,提升療效。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補氣血等功效。十全濟陰丸旨在補益氣血、滋陰養血,而枸杞子能滋養肝腎,進一步增強補益效果。同時,枸杞子亦能明目,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視力下降。

因此,枸杞子的加入,不僅能增強十全濟陰丸的補益之效,更可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各種症狀,進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固脫生津的功效。十全濟陰丸旨在治療氣陰兩虛,而人參的補氣作用可扶正氣,為其他藥物提供更強的療效基礎,並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力,提升抗病能力。
  2. 協調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生地黃、麥冬等屬寒涼,人參的溫性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避免藥物過寒傷陽,確保方劑的整體性,使補陰之效更加平和穩固。

因此,人參在十全濟陰丸中發揮著補氣扶正、協調藥性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藥方劑「十全濟陰丸」中,艾葉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艾葉性溫味辛,能夠溫經散寒、止血安胎,適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痛經、出血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艾葉能夠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作用,對改善寒性疾病非常有益。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十全濟陰丸用於氣血虧虛、陰虛內熱的證型,而氣血運行不暢會加重病症。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疏通經絡: 川芎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十全濟陰丸中加入川芎,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不適,提高藥效。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緩解陰虛內熱: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能緩解陰虛所致的肝血不足、口燥咽乾、失眠多夢等症狀。十全濟陰丸為滋陰補腎方,白芍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滋陰降火之效。
  2. 調和藥性,防止寒涼過甚:十全濟陰丸中有多味寒涼藥物,如生地黃、麥冬等,白芍性微寒,但入肝經,能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過度寒涼,避免傷脾胃。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十全濟陰丸用於氣血虧虛、陰虛火旺、熱病傷陰等症,牡丹皮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輔助活血化瘀,改善血瘀導致的症狀。
  2. 緩解藥物燥性:十全濟陰丸中包含多種滋陰補血的藥物,容易偏於滋膩,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之性可以緩解藥物的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滋膩傷脾。

十全濟陰丸中加入紫石英,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紫石英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十全濟陰丸以滋陰補腎為主,同時兼顧清熱解毒,用紫石英可抑制熱毒上炎,防止陰虛火旺。
  2. 止血安神: 紫石英亦能涼血止血,適用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狀。十全濟陰丸可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出血,而紫石英則能輔助止血,減少出血量,並安神定志,緩解因出血而產生的焦躁不安。

十全濟陰丸中包含澤蘭,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澤蘭性寒,味辛,入肝、脾經,能清熱涼血,尤其對於熱毒瘀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期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十全濟陰丸的組成藥物多為滋陰補血之品,而澤蘭的加入則能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補而不滯,陰陽調和,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十全濟陰丸中包含紫河車,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補腎填精的功效。紫河車為胎盤,性溫味甘,入腎、脾經,能溫腎助陽,填精益髓,且能益氣養血,健脾益肺,對於腎虛精虧、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十全濟陰丸為補益氣血、滋陰溫陽的方劑,其中紫河車的加入,能補足腎精,增強腎氣,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溫補腎陽、滋養陰血、健脾益肺的效果。

主治功效


十全濟陰丸主治功效分析

《張氏婦科》、《濟陰綱目》 等醫籍所載之十全濟陰丸,其組方精妙,旨在調和氣血,溫養子宮,以期達成生育之目的。綜觀古籍所述,可將此方之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1. 調經種子: 本方主要針對女性月經不調、子宮寒冷不孕等問題。其作用機理在於調和氣血,溫煦子宮,為受孕創造良好環境。
  2. 溫經散寒: 方中艾葉、紫石英等藥材,具有溫經散寒之效,可改善子宮寒冷所致的不孕。
  3. 補益氣血: 方中人參、當歸、熟地黃、白芍等藥材,能夠補益氣血,為生殖系統提供充足的營養。
  4. 疏肝解鬱: 女性多有情志不暢,導致氣機鬱滯,影響生育。本方香附、川芎等藥材,具有疏肝解鬱之效,能夠調暢氣機,促進氣血運行。
  5. 健脾養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方中山藥、白朮等藥材,具有健脾養胃之效,能夠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

治療原理:

古籍中明確指出,女性不孕多因「陰常不足,血常不足」,且多有氣鬱血滯之象。針對此病機,十全濟陰丸的配伍旨在:

  1. 養血和血:
    • 當歸身:養血活血,調和氣機,為方中君藥,入心、脾、肝三經,直達病所,使氣血充盈。
    • 熟地黃:滋陰補血,填精益髓,補益腎中元氣,與白芍同用,更能補益肝血。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與熟地黃相輔相成,共奏養血之功。
    • 川芎:為血中氣藥,活血行氣,下行血海,通經導氣,助諸藥之力。
    • 澤蘭:活血化瘀,能生新血,並能利水消腫,使氣血運行暢通。
    • 牡丹皮:能養新血去壞血,固真氣,行結氣。
  2. 補氣健脾:
    • 人參:大補元氣,通經活血,助熟地黃補益下元,增強體質。
    • 白朮:健脾燥濕,利腰臍間血,與人參同用,能補益脾氣,為氣血生化之源提供保障。
    • 山藥:健脾養胃,益肺固腎,助脾胃運化,並能強陰補虛。
  3. 疏肝解鬱:
    • 香附: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為氣中之要藥,能使氣機條暢,氣行則血行。
  4. 溫經散寒:
    • 艾葉:溫經散寒,助香附調和百脈,溫暖子宮,兼行血藥而平其寒。
    • 紫石英:溫腎壯陽,補心氣,散心中結氣,填補下焦,有助於改善子宮寒冷。
  5. 滋補肝腎:
    • 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益精血,為補肝腎之要藥。
    • 紫河車:補腎壯陽,益氣養血,填精補髓,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補氣血。

總結:

十全濟陰丸配伍精妙,兼顧補氣、養血、疏肝、溫經、健脾、滋腎,使氣血充盈、氣機調暢、子宮溫暖,從而為女性受孕創造良好條件。正如《濟陰綱目》所言:「為子嗣之計者,莫如養血、順氣、調經為本,而兼以甘溫養脾,辛溫開鬱,斯為至當。」此方正是以此為指導思想,達到「十全」之效,故能有效治療月經不調、子宮寒冷不孕等問題。

傳統服藥法


當歸身(酒洗)4兩,熟地黃4兩,香附子(童便煮)4兩,乾山藥2兩5錢,白朮2兩5錢,枸杞子2兩,人參2兩,蘄艾葉(去梗筋)2兩(同香附用陳醋、老酒煮一時,搗爛,焙乾),川芎1兩5錢,白芍藥1兩5錢,牡丹皮1兩5錢,紫石英(火煅淬)1兩5錢, 澤蘭1兩,紫河車一具(在淨水內洗去穢血,用銀針挑去紫筋)。
調經養血,順氣開菀。
同河車入砂鍋內,用陳老酒3碗,陳米醋1碗,清白童便1碗,米泔水數碗和勻,傾入鍋內,浮於藥寸許,如尚少,再加米泔,以鍋蓋蓋密,勿令透氣,桑柴火慢煮,以河車融化,汁乾為度,同藥俱取出,在石臼內搗極爛,捻作餅子,日曬夜露3晝夜,宜在月滿之時,以受日精月華,仍焙乾為末,煉蜜為九,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漸加至80-9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隨用早飯,使藥下行。
忌食生蘿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全濟陰丸具有溫經散寒、養血調經、助孕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月經不調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全濟陰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六。 組成:當歸身(酒洗)4兩,熟地黃4兩,香附子(童便煮)4兩,乾山藥2兩5錢,白朮2兩5錢,枸杞子2兩,人參2兩,蕲艾葉(去梗筋)2兩(同香附用陳醋、老酒煮一時,搗爛,焙乾),川芎1兩5錢,白芍藥1兩5錢,牡丹皮1兩5錢,紫石英(火煅淬)1兩5錢,澤蘭1兩,紫河車一具(在淨水內洗去穢血,用銀針挑去紫筋)。 主治:調經養血,順氣開菀。主治:月經不調,子宮寒冷不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