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防葛二陳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祛風: 防風性溫,善於祛風解表,能疏散風邪,止痛止癢。方中因葛根、陳皮等藥材屬性偏寒涼,容易傷及陽氣,加入防風可起到溫和陽氣、避免寒涼傷正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防風與葛根、陳皮等藥材配合,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防風的溫性可緩解葛根、陳皮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藥性過於偏寒,導致脾胃受損。
防葛二陳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肌退熱,升陽止汗: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汗的功效。方中加入葛根,可協同二陳湯清熱化濕、理氣和中之效,有助於緩解暑濕困表、發熱汗出、頭昏乏力等症狀。
- 疏解表邪,和解脾胃:葛根不僅可以解表散寒,更能疏解表邪,和解脾胃,有利於改善因濕熱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防葛二陳湯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方中葛根、陳皮、厚朴等藥材善於解表散寒、理氣化濕,而半夏則能進一步燥濕化痰,協同其他藥材疏解表邪,化解痰飲,達到止咳化痰、平喘止嘔的效果。
-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噁心等症狀。方中二陳湯以陳皮、半夏為主,專治脾胃濕熱所致的嘔吐、腹脹、胸悶等症狀,而半夏的加入則能加強其降逆止嘔的作用,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防葛二陳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滲濕止瀉: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防葛二陳湯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症,而茯苓能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止瀉止嘔。
-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茯苓能利水滲濕,使水濕從小便排出,並有助於健脾和胃,調節脾胃功能。防葛二陳湯中含有葛根、陳皮等清熱解暑、理氣健脾的藥物,茯苓的加入能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防葛二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防葛二陳湯主要以防風、葛根、二陳皮等辛溫解表藥為主,容易耗傷津液。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燥熱的作用,能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促進葛根解肌發表作用,並能與陳皮、半夏等藥物相配,協同止咳化痰。
總而言之,甘草在防葛二陳湯中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以及增強藥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防葛二陳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燥濕: 防葛二陳湯主治濕濁阻滯,脾胃不和之證。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健脾和胃之效。其理氣行氣,能促進脾胃氣機運行,消散濕濁;燥濕化痰,又能減輕濕邪對脾胃的影響,利於脾胃運化。
- 和中降逆: 方中葛根解肌發表,二陳湯燥濕化痰,但容易傷津。陳皮能和中降逆,緩解葛根與二陳湯對胃氣的影響,避免藥物過於燥烈,維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防葛二陳湯 」,主要成分是:防風、葛根、半夏、茯苓、甘草、陳皮。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葛根-- 性涼,味甘、微辛,歸脾、胃、肺經,具有退熱、生津、解肌、透疹、發汗、止渴、解酒、安胎等功效。
--半夏-- 性溫,味辛、苦,歸肺、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燥濕化痰、溫化寒痰、降氣、散結、利水消腫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草-- 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 防葛二陳湯 」,主要成分是:防風、葛根、半夏、茯苓、甘草、陳皮,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止咳化痰、調和氣血、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兼有痰液嘔吐的人。
傳統服藥法
防風、乾葛、半夏、白茯苓、甘草、廣皮。
風寒,加生薑;風熱,加山梔、黃連、竹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防葛二陳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防風、乾葛、半夏、白茯苓、甘草、廣皮。 主治:風氣嘔吐兼痰者。偶遇風冷,即發嘔吐,頭額疼痛,面赤面熱,脈浮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