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胃愛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胃愛丸針對胃部濕熱、脾胃虛弱等問題,白朮可健脾胃、助消化,減少濕氣停滯,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固護脾胃:白朮能補中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有助於改善胃部虛弱,提升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胃愛丸方劑中包含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積,和胃氣: 麥芽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和胃氣的功效。對於飲食不節,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胃脘脹滿、噯氣、食慾不振等症狀,麥芽能有效改善。
- 健脾開胃: 麥芽還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從而增強身體對營養的吸收。
胃愛丸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胃: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氣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山藥能起到調理脾胃、增進食慾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
- 滋陰補腎:山藥同時具備滋陰補腎的功效,對於腎虛導致的胃痛、胃寒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胃愛丸中加入山藥,可謂是兼顧了健脾益胃和滋陰補腎兩方面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胃部健康。
胃愛丸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胃部濕熱過盛,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胃部濕熱,促進消化功能。
- 寧心安神: 胃部不適常伴隨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茯苓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緩解情緒波動,改善睡眠質量,進而有助於胃病的康復。
總之,茯苓在胃愛丸中發揮著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濕熱、促進消化功能,並緩解心神不安,達到治療胃病的目的。
胃愛丸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砂仁味辛溫,性燥,能行氣消脹,溫胃止痛,對於胃脘脹痛、食積不消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健脾開胃: 砂仁具有芳香健脾的功效,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在胃愛丸方劑中加入砂仁,可以起到行氣止痛、健脾開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不適,增強消化功能。
胃愛丸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氣健脾: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補益元氣,增強脾胃功能,對於胃虛氣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益氣養血: 人參亦能益氣生津,滋養血液,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因此,胃愛丸方劑中加入人參,旨在通過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胃部疾病。
「胃愛丸」方劑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和胃: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胃寒氣滯、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白荳蔻能溫暖脾胃,促進氣機運行,改善消化功能。
- 化濕止嘔:白荳蔻還具有化濕止嘔的作用,對於濕邪困脾、脾胃不和、嘔吐反胃等症狀,白荳蔻能化解濕氣,調理脾胃,達到止嘔的效果。
因此,白荳蔻作為「胃愛丸」的組成成分,可有效改善胃寒氣滯、濕邪困脾等導致的胃部不適,起到行氣和胃、化濕止嘔的作用。
胃愛丸中添加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胃部不適常伴隨氣滯、脾虛等症狀,陳皮可疏理氣機,增進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脹滿等症狀。
- 降逆止嘔:陳皮還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陳皮可降逆氣,緩解嘔吐症狀。
因此,胃愛丸中加入陳皮,可起到理氣健脾、降逆止嘔的功效,幫助改善胃部不適,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胃愛丸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寬中,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寬中、解表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客胃導致的胃脘脹滿、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紫蘇葉可溫中散寒,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不適。
- 理氣和胃,消食止嘔: 紫蘇葉能理氣消食,對於胃氣不和、食積停滯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紫蘇葉可起到和胃止嘔的效果。
「胃愛丸」方劑中添加蓮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胃,止瀉止痢: 蓮子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胃、養心安神、固精止帶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便溏等症狀,蓮子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清心除煩,安神定志: 蓮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能有效緩解壓力、焦慮和失眠。對於胃病患者,由於長期胃痛、反酸等症狀,往往伴隨精神不佳、情緒波動等問題。蓮子能起到清心除煩、安神定志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助於病情恢復。
「胃愛丸」方劑中添加甘草,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緩解胃部不適:甘草性甘溫,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痛、緩解胃部痙攣等功效。對於胃部不適、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狀,甘草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可以調和藥性,減輕其他藥物的副作用,避免藥物相互作用,提升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甘草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胃愛丸」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胃愛丸」乃古方名劑,其組方嚴謹,藥性平和,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所致之諸症而設,歷代醫家多有著述,可見其臨牀應用價值。綜觀古籍,其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 脾胃虛弱: 「胃愛丸」主要針對脾胃虛弱之證,此乃方劑立論之根本。《瘍醫大全》、《外科心法要訣》、《外科大成》、《外科正宗》皆明確指出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之病機。此脾胃虛弱,可見飲食諸味不喜,甚則久治不愈,病程纏綿。
- 潰瘍脾虛: 此方廣用於治療潰瘍相關之脾胃虛弱,多見於外科病證中,如《瘍醫大全》、《外科心法要訣》、《外科大成》、《外科正宗》皆言本方可治「潰瘍脾胃虛弱」。此處之潰瘍,應指因脾胃虛弱所導致之瘡瘍,非泛指一切潰瘍。
- 飲食諸味不喜: 脾胃虛弱則運化失常,導致食慾不振,對各種食物皆無興趣,此亦為本方之常見症狀。《瘍醫大全》、《外科心法要訣》、《外科大成》、《外科正宗》均提及「飲食諸味不喜」,明確指出此方可改善患者之飲食狀態。
- 久用開胃藥不效者: 倘若脾胃虛弱至極,即便服用其他開胃健脾之藥亦無效果,此時則可考慮使用「胃愛丸」。此說明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較重,常規治療效果不佳之患者。《瘍醫大全》、《外科大成》、《外科正宗》皆言「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
- 脾崩之象: 在嚴重之脾胃虛弱情況下,病勢沉重,可謂「脾崩」。《瘍醫大全》、《外科大成》、《外科正宗》明確指出「此脾崩之象,宜服此丸」,可見此方亦可適用於病情較重之患者。
治療原理分析:
「胃愛丸」之治療原理,在於其配伍之精妙,針對脾胃虛弱之病機,採取補、消、理、化之法,達到健脾和胃之效:
- 健脾益氣,培土生金: 方中白朮、山藥、人參為君藥,白朮健脾燥濕,山藥補脾益氣,人參大補元氣,三藥合用,可強健脾胃,增強運化功能。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強盛,則可運化水穀精微,滋養全身。
- 消食和胃,導滯助運: 麥芽消食和胃,可助脾胃消化水穀,砂仁行氣化濕,可醒脾開胃,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可助脾胃運化。此等消導之品,可防止補藥壅滯,使補而不膩,脾胃之運化功能方能恢復。
- 理氣化濕,暢通氣機: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藿香化濕和胃,發汗解暑。此等理氣之品,可疏暢脾胃氣機,使氣機調暢,則脾胃運化功能恢復。
- 利水滲濕,寧心安神: 茯苓利水滲濕,可使濕邪得解,藥蓮子養心安神,補脾止瀉,可調和脾胃功能。
- 調和諸藥,補中益氣: 甘草調和諸藥,並能補中益氣,使全方藥力協調,共奏健脾和胃之功。
綜論:
「胃愛丸」組方巧妙,補中寓消,消中寓補,理氣與健脾兼顧,既可補益脾胃之氣,又能消散積滯,理順氣機,使脾胃之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此方適用於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雖古籍中有「肝陽挾風火上冒」之案例,使用本方後症狀有所改善,然觀其組方,並非直接針對肝陽上亢,故該病例之療效,或可歸因於脾胃功能改善後,間接影響肝之疏泄,但並非本方之主治。 總之,「胃愛丸」乃健脾和胃之良方,對於脾胃虛弱所致之諸症,確有良效。
傳統服藥法
雲片白朮1兩(鮮白者,米泔浸去澀水,切片,曬乾,同麥芽拌炒),懷慶山藥1兩(肥大上白者,切片,用男兒母乳拌濕,候潤乾曬,微焙),上白茯苓1兩(切1分厚,咀片,用砂仁2錢,用茯苓合碗內飯上蒸熟,只用茯苓),清河人參1兩(制畢曬乾,共為細末),白豆蔻3錢,陳皮(用老陳米先炒黃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6錢,小紫蘇(蜜拌透,曬乾,微蒸片時,連梗葉切片)5錢,蓮肉(去皮心,切片)5錢,甘草(炙)3錢。
助脾氣,開胃口。
上為細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葉湯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80丸,清米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胃愛丸性味甘平,歸脾、胃經。
- 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諸味不喜、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功能紊亂。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胃愛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一。 組成:雲片白朮1兩(鮮白者,米泔浸去澀水,切片,曬乾,同麥芽拌炒),懷慶山藥1兩(肥大上白者,切片,用男兒母乳拌濕,候潤乾曬,微焙),上白茯苓1兩(切1分厚,咀片,用砂仁2錢,用茯苓合碗內飯上蒸熟,隻用茯苓),清河人參1兩(制畢曬乾,共爲細末),白豆蔻3錢,陳皮(用老陳米先炒黃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6錢,小紫蘇(蜜拌透,曬乾,微蒸片時,連梗葉切片)5錢,蓮肉(去皮心,切片)5錢,甘草(炙)3錢。 主治:助脾氣,開胃口。主治:癰疽潰瘍,脾胃虛弱,飲食諸味不喜,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