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下瘀血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破瘀消癥: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破瘀消癥的功效。瘀血阻滯,常伴有腸胃積熱,大黃能瀉熱通便,促進瘀血排出,改善血液循環。
2. 引導藥力下行,達瘀血所在:本方以活血化瘀為目的,大黃性寒,能引藥力下行,將藥物導入血脈,直達瘀血所在部位,發揮更強的活血化瘀作用。
下瘀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桃仁味甘苦,性微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偏於溫和,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對於經絡瘀阻、血行不暢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二、潤腸通便:桃仁還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對於因血瘀導致的腹部脹滿、大便不通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下瘀血湯中加入桃仁,不僅可以化瘀止痛,更能改善腸道功能,使治療效果更佳。
下瘀血湯中包含蟅蟲,乃因其具有破血逐瘀之效。
蟅蟲,又名水蛭,其性寒、味鹹,入肝、膀胱經。其主要功效為破血逐瘀、通經活絡,可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閉經、痛經等。
在中醫理論中,瘀血是血行不暢、停滯於體內所致,而蟅蟲破血逐瘀的功效,能有效地將體內瘀血清除,恢復血行暢通。故下瘀血湯中加入蟅蟲,正是為了利用其破血逐瘀之效,達到治療瘀血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下瘀血湯」,主要成分包括大黃、桃仁、蟅蟲,主治功效為產婦感到腹部疼痛,腹部中有乾血聚集在肚臍下方,月經也不順暢。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蟅蟲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其能改善月經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腰痠背痛、四肢痠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蟅蟲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腰痠背痛、四肢痠痛、瘀血腫痛等病症。
總結:中藥方劑「下瘀血湯」由大黃、桃仁、蟅蟲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通經絡等功效,主治產婦感到腹部疼痛,腹部中有乾血聚集在肚臍下方,月經也不順暢。此方劑適用於產後瘀血腹痛、惡露不盡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黃2兩,桃仁20枚,蜇蟲20枚(熬,去足)。上為末,煉蜜和為4丸。
以酒1升,煎1丸,取8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腹痛:《漢方新解》引《腹證奇覽》:余舊在東都時,一男子三十四五歲,大腹痛、臍下痛者三年,百藥無效。余診之,喑然覺冷氣,腹皮強急,如有頭足。乃與大建中湯,一月許,漸漸告愈。忽又覺臍下疼痛難忍,乃與下瘀血湯,數日全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下瘀血湯, 出處:《金匱》卷下。 組成:大黃2兩,桃仁20枚,(庶蟲)蟲20枚(熬,去足)。 主治:産婦腹痛,腹中有乾血著臍下,經水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