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神金丸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且能散瘀消腫,對於外感熱毒、癰疽腫毒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在牛黃神金丸中,輕粉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病、瘡瘍等病症。
- 開竅醒神: 輕粉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對於神昏譫語、中風昏迷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在牛黃神金丸中,輕粉與牛黃、麝香等開竅藥物配合,可以增強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病、中風等病症。
牛黃神金丸中含有「粉霜」,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 粉霜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牛黃、硃砂等配合,可有效清熱解毒,化解痰熱,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
- 鎮驚安神,改善神志: 粉霜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雄黃、麝香等配合,鎮心安神,改善神志不清、驚悸失眠等症狀。
總之,粉霜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功效,更提升了其鎮驚安神、改善神志的作用,使牛黃神金丸成為治療熱病神昏、痰熱咳嗽的有效方劑。
牛黃神金丸中含有硇砂的主要原因如下:
- 化痰開竅: 硇砂味辛性寒,具有化痰開竅、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方劑中,它能與牛黃、麝香等藥物協同作用,幫助痰濁消散,開通心竅,改善昏迷、驚厥等症狀。
- 增強藥效: 硇砂能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促進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使藥效更顯著。例如,它可以增強牛黃的清熱解毒作用,提高麝香的開竅醒神效果。
牛黃神金丸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解毒辟邪: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肺經,具有解毒、殺蟲、辟邪之功。古人認為雄黃可驅邪避疫,故常用於治療瘟疫、瘴氣等疾病,並用於外敷治療瘡瘍、蛇蟲咬傷等。
- 開竅醒神:雄黃能通竅開閉,醒神定志,常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痰厥等症。
因此,牛黃神金丸中加入雄黃,旨在發揮其解毒辟邪和開竅醒神之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牛黃神金丸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鎮驚安神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鎮心安神、解毒散結的功效。古人認為硃砂能清心火,定神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
而牛黃神金丸本身也以鎮驚開竅、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因此加入硃砂,可以加強其安神鎮驚的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牛黃神金丸中含有巴豆,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峻下逐瘀之效。
巴豆味辛、性熱,具有瀉下、消腫、止痛之效。方劑中以巴豆搭配牛黃、雄黃等藥物,形成峻下逐瘀之劑,旨在通過強力瀉下,排除體內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巴豆性峻,用量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藥物過量引發不良反應。
牛黃神金丸中含有鉛丹,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反映了古代醫藥理論和技術的侷限性。
其一,古人對藥物毒性的認知有限, 鉛丹當時被認為具有燥濕止癢、解毒生肌等功效,未充分認識其長期累積的毒性。
其二,古代製藥工藝粗糙, 無法有效去除鉛丹中的鉛元素,導致藥物中鉛含量超標,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
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已知鉛丹的毒性遠大於其藥用價值,因此現代藥典已將其剔除。
牛黃神金丸中加入蜂蠟,主要原因有二:
- 固形劑: 蜂蠟具有黏性,可將其他藥材緊密結合,形成丸劑,便於服用及保存。同時,蜂蠟不易溶於水,可減緩藥丸在體內快速溶解,有助於藥物緩慢釋放,延長藥效。
- 保護藥性: 蜂蠟具有一定隔絕性,可以防止藥丸受潮、氧化或變質,保護藥材的有效成分,保持藥效穩定。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牛黃神金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概述
「牛黃神金丸」的組成極為複雜,多為峻烈之品,其藥理作用可概括如下:
- 清熱解毒: 輕粉、粉霜、紅土均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清除體內蘊積的熱邪。
- 消腫止痛: 輕粉、硇砂、鉛丹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可緩解因腫脹、疼痛引起的不適。
- 破積消癥: 硇砂、巴豆能破除體內積滯,消散癥瘕,有助於改善腹部痞滿、積塊。
- 解毒殺蟲: 雄黃能解毒殺蟲,可針對體內因蟲毒引起的病症。
- 通便瀉下: 巴豆峻下力強,能通利大便,排除腸道積滯。
- 安神定驚: 紅土具有安神定驚之效,能緩解小兒驚厥等症狀。
- 潤膚止癢: 粉霜、蜂蠟可潤膚止癢,有助於改善皮膚不適。
- 止血去腐: 鉛丹具有止血去腐之能,可應用於瘡瘍潰爛等症。
綜合來看,本方兼具清熱、解毒、消積、通便、止痛、安神等多重功效。
古籍記載與臨牀應用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記載,牛黃神金丸主治「大人小兒嘔吐瀉痢,無問新久赤白諸色,或渴或不渴,小便澀或不澀,並小兒驚疳積熱,痃癖堅積,腹滿硬痛,作發往來,亦能寬膈消食。」 此段描述詳盡點明瞭本方所適應的病症範圍,以下為具體分析:
- 嘔吐瀉痢: 無論大人或小孩,不論病程新久,無論大便顏色,皆可使用本方。這表明本方對多種原因引起的嘔吐、腹瀉均有療效,且不拘泥於具體的辨證類型。
- 小便澀或不澀: 根據臨牀表現來看,此方可應用於小便不暢,以及小便正常的患者。
- 小兒驚、疳積熱、痃癖堅積: 本方對小兒驚風、疳積(營養不良性疾病)、痃癖(腹部腫塊)等疾病亦有療效,同時可針對小兒發熱症狀。
- 腹滿硬痛,作發往來: 這描述了腹部脹滿、疼痛的症狀,且疼痛有時發作,有時緩解。本方能有效緩解此類腹部不適。
- 寬膈消食: 意味著本方能使胸膈舒暢,並幫助消化,進而改善因飲食積滯所引起的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牛黃神金丸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清熱解毒、祛濕止瀉: 本方所含多種清熱解毒藥物,可清除體內濕熱,從而改善嘔吐瀉痢等症狀。
- 破積消癥、通利腸道: 硇砂、巴豆等藥物峻猛,能破除體內積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泄腸道內有害物質,改善腹脹、腹痛等症狀。
- 安神定驚、平息內擾: 紅土的安神定驚作用,能緩解小兒驚厥等症狀。
- 多效合用,綜合治療: 本方組方複雜,針對性強,可綜合解決體內多種問題,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牛黃神金丸」以其峻猛的藥力,針對多種病症,可謂一方奇藥。然而,由於本方藥性峻烈,應嚴格遵醫囑使用。
傳統服藥法
輕粉1錢,粉霜1錢,硇砂(以上別秤)1錢,雄黃(研)1錢,朱砂1錢,信砒1錢,巴豆(去皮)1錢,黃丹3錢,蠟3錢。寬膈消食。
上先研粉霜,次旋入硇砂研細,下雄黃、朱砂、信砒再研,再下丹粉研勻;別研巴豆爛為油,與前藥研勻,近火上炙,控熱別研,蠟軟入藥,勻搓作劑為丸,如小豆大,小兒黍米麻子大。
每服1丸,新水送下;或止吐瀉痢疾,調甘露散或益元散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毒性較強的中藥方劑,使用時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孕婦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牛黃神金丸, 出處:《宣明論》卷十。 組成:輕粉1錢,粉霜1錢,硇砂(以上别秤)1錢,雄黃(研)1錢,朱砂1錢,信砒1錢,巴豆(去皮)1錢,黃丹3錢,蠟3錢。 主治:寬膈消食。主治:大人、小兒嘔吐瀉痢,無問久新,赤白諸色,或渴或不渴,小便澀或不澀。並小兒驚,疳積痃癖堅積,腹滿硬痛,作發往來。小兒氣喘痰涎,寒熱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