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軟黃丸方劑中加入粉霜的主要原因如下:
- 潤滑劑:粉霜具有潤滑作用,可使藥丸更易於吞服,避免藥丸在喉嚨處卡住,造成不適。
- 黏合劑:粉霜具有黏性,可以將藥粉和藥液黏合在一起,形成穩定且不易散落的藥丸,確保藥效的穩定性。
此外,粉霜的加入還可以改善藥丸的口感,減少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服藥的順從性。
「軟黃丸」方劑中包含「輕粉」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驅蟲止癢: 輕粉性寒,善於殺蟲止癢,對於因蟲積所致的皮膚病、濕疹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軟黃丸多用於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輕粉在此起著驅蟲止癢的作用。
- 清熱解毒: 輕粉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對於濕熱蘊結所導致的皮膚病,亦能發揮一定療效。軟黃丸中的其他藥材如黃柏、蛇牀子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與輕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療效。
然而,輕粉性寒且有毒,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藥。
「軟黃丸」方劑中含有「硇砂」,這是由於硇砂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在一些以痰濕阻滯為病機的疾病中,可以起到祛痰的效果。例如,一些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的病症,使用軟黃丸可以幫助化解痰液,緩解症狀。
然而,硇砂屬於劇毒藥物,使用時必須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或使用。
軟黃丸中加入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止瀉: 密陀僧性寒、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可有效控制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導致的腹瀉、泄瀉等症狀。
- 燥濕止癢: 密陀僧亦可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軟黃丸中加入密陀僧,可以起到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軟黃丸」並非正式的中藥方劑名稱,且中藥方劑中不應包含「砒霜」。砒霜具有劇毒,不屬於藥物成分,其使用存在極大風險,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損害甚至死亡。
中醫藥學重視藥材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而砒霜屬於劇毒物質,其毒性強烈,且難以控制劑量,使用風險極高。因此,中藥方劑中不應包含砒霜。
若有疑慮,請諮詢專業中醫師,並勿自行配製或服用任何含有砒霜的藥物。
軟黃丸是一種具有潤腸通便、清熱解毒功能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雄黃。雄黃是由漢代以來廣泛應用的礦物藥,以其獨特的化學成分而聞名。雄黃主要成分為硫化砷,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抗炎效果,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此外,雄黃還具有鎮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人的不適感。
在軟黃丸中,雄黃的加入有助於強化整體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面對因熱毒引起的腸道不適時,能發揮出更好的清熱解毒功能。由於其含有的重金屬成分,使用時需謹慎,避免長期或過量服用,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總之,雄黃在軟黃丸中起到了重要的療效增強作用,但必須根據醫師指導進行使用,以確保安全與有效。
「軟黃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暖脾胃、助消化: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脾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丁香可以起到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的作用。
2. 溫腎陽、固精氣: 丁香還有溫腎陽、固精氣的功效,對於腎陽虛、陽痿早洩、腰膝痠軟等症狀也有幫助。
因此,軟黃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不僅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還可以溫腎陽、固精氣,起到多方面的療效。
「軟黃丸」方劑中加入巴豆,乃因其具有強力瀉下之效,主治濕熱積滯、腹脹便祕等症。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通便排毒。但其藥性峻猛,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
由於軟黃丸多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便祕,而巴豆的燥熱之性可以有效地驅散體內濕氣,並促進腸道蠕動,使大便通暢,故方劑中加入巴豆以增強其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軟黃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軟黃丸由粉霜、輕粉、硇砂、密陀僧、砒霜、雄黃、丁香及巴豆八味中藥組成。
- 粉霜: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輕粉: 清熱解毒,收斬止血。
- 硇砂: 化痰散結,破癥通經。
- 密陀僧: 殺蟲止癢,解毒殺菌。
- 砒霜: 殺蟲止癢,消腫殺毒。
- 雄黃: 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 丁香: 溫中降逆,散寒止痛。
- 巴豆: 峻下逐水,祛風散結。
主治功效
根據《是齋百一選方》的記載,軟黃丸主要用於治療「一切虛中積滯,兩脅有塊,寒熱往來不定」的病症。
- 虛中積滯: 指的是體內虛弱,但同時又存在積聚停滯的病理狀態,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 兩脅有塊: 表示脅肋部位出現腫塊,可能是肝脾腫大、痰瘀積聚等原因所致。
- 寒熱往來不定: 意味著患者可能出現忽冷忽熱,寒熱交替的症狀,這通常是體內正邪交爭的表現。
治療原理
軟黃丸的治療原理基於其獨特的藥物組成和炮製方法,體現了中醫「攻邪扶正」的治療思想。
- 攻邪散結:
- 硇砂、砒霜、巴豆: 這三味藥具有強烈的攻逐作用,能化痰散結,破癥通經,並能殺蟲解毒,消除體內有形之邪,特別是對積聚的痰瘀腫塊有較強的消散作用。巴豆更能峻下逐水,通利腸道,將體內積滯之物排出體外。
- 密陀僧、雄黃: 這兩味藥具有解毒殺蟲的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毒邪和病菌,並能燥濕止癢,改善因濕邪引起的症狀。
- 清熱解毒:
- 粉霜、輕粉: 這兩味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並能消腫散結,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反應。
- 溫中調和:
- 丁香: 丁香性溫,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的作用,能夠溫暖中焦,消除腹部寒冷,並能改善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整體而言: 軟黃丸的組方,既能攻逐體內積滯的實邪,又能清除體內熱毒,同時兼顧溫陽散寒,達到攻邪不傷正,並且通過蠟製成丸,使藥性變得緩和,減少峻烈之性,使其更專注於攻病。這種攻補兼施的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消除病邪,還能顧及虛弱的體質,使患者恢復健康。
《是齋百一選方》的觀點
《是齋百一選方》中記載,此方由先君避地金州時,醫者夏巡所傳,都機家叔位每用,認為是「神藥」,治危疾皆驗。更說明瞭,此方諸藥經蠟製後,不復有狼虎之性,專於攻病,說明其安全性和療效。
總結
軟黃丸是一個攻邪力強,且兼顧扶正的中藥方劑。它通過清熱解毒、攻逐積滯、散寒止痛等多重作用,能夠治療「虛中積滯,兩脅有塊,寒熱往來不定」等複雜病症,是古人應對複雜疑難病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粉霜1錢,輕粉1錢,硇砂1錢,密陀僧1錢,砒霜1錢,雄黃2錢,烏魚骨2錢,白丁香(即雀糞)2錢,黃鷹條(即鷹糞)2錢,巴豆仁1兩(去膜,細研)。上為細末,黃臘1兩,熔和為膏,旋丸如小豆大。
每服2-5丸,食後臨臥冷水浸1時辰,卻用冷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軟黃丸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軟黃丸, 出處:《百一》卷二。 組成:粉霜1錢,輕粉1錢,硇砂1錢,密陀僧1錢,砒霜1錢,雄黃2錢,烏魚骨2錢,白丁香(即雀糞)2錢,黃鷹條(即鷹糞)2錢,巴豆仁1兩(去膜,細研)。 主治:一切虛中積滯,兩脅有塊,寒熱往來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