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傷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甘苦,性微溫,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內傷丸多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胸痛、腹痛、血瘀經閉等症狀,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通經的效果。
2. 潤腸通便: 桃仁同時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便祕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內傷丸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澤蘭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內傷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澤蘭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疏肝解鬱:澤蘭亦有疏肝解鬱之功,可緩解因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痛、心煩等症狀。內傷丸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內傷,澤蘭可協同其他藥材,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緩解不適。
總之,澤蘭在內傷丸中發揮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治療內傷病症。
內傷丸中加入大黃,是基於其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大黃味苦寒,性瀉下,入脾、胃、大腸經。其瀉下作用可通泄腸道積熱,並能引熱下行,涼血解毒,用於熱結便祕、濕熱黃疸、血熱妄行等症。
內傷丸多用於治療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所致的內傷,其症狀包括胸脘痞悶、腹脹便祕、口苦咽乾、失眠心煩等。大黃在此方中可起到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改善便祕,疏通氣機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理氣活血、和胃止痛的功效。
內傷丸中包含雄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解毒消腫: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效。內傷丸多用於治療因濕熱、瘀血所致的內傷疾病,雄黃可解毒消腫,消除濕熱,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狀況。
二、 增強藥效: 雄黃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其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雄黃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等功效,達到治療內傷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傷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考量《驗方新編》、《救傷祕旨》與《証治準繩》等古籍的記載,並結合「內傷丸」的藥物組成(桃仁、澤蘭、大黃、雄黃),可對此方劑的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深入分析:
主治功效:
「內傷丸」的主治核心在於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兼以清熱解毒,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 瘀血內凝: 古籍中多次提及「瘀血內凝」為此方劑的主要治療目標,無論是《驗方新編》與《救傷祕旨》所載的「煩悶疼痛」,或是《証治準繩》中「治血瘀」,均指向此點。此類瘀血,既可能是因外傷導致,亦可能是體內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具體表現為疼痛、胸悶等症狀。
- 傷後吐血、咳血: 「內傷丸」組成的古代功效主治中指出可治療「傷後吐血,咳血」,結合方中桃仁的活血化瘀、澤蘭的利水消腫、大黃的瀉下通便,可以理解為此方能針對因瘀血阻滯而導致的出血現象。瘀血既去,則出血可止。
- 三焦瘀血: 所謂「三焦瘀血」,是指上焦、中焦、下焦的氣血運行不暢,產生瘀滯,導致的一系列病症。此方劑中,桃仁、大黃能活血化瘀,澤蘭能利水通淋,兼以雄黃的解毒作用,能多方位地改善三焦的瘀滯。
- 咳嗽、噴嚏、呼吸引起胸痛: 由於瘀血阻滯於胸部,影響氣機升降,故可見咳嗽、噴嚏等症狀,且因瘀血阻絡,產生胸痛。此方劑透過活血化瘀、通暢氣機,達到止痛的目的。
- 婦人通經,男子破血:《証治準繩》中,提及「通真丸」具有「婦人通經,男子破血」的功效。這表明此類活血化瘀的方劑亦可應用於婦科經絡不通,以及男性因血瘀導致的病症。雖然「通真丸」與「內傷丸」組成不盡相同,但兩者皆以活血化瘀為核心,故可相互參照理解。
治療原理:
「內傷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 活血化瘀: 桃仁為君藥,其主要作用在於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改善血行不暢的狀態。透過活血,可使瘀血消散,氣血運行恢復正常。
- 瀉下通便: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能排除體內積滯,加速瘀血的排出。此外,透過通便,亦能引導瘀血下行,從而緩解上部瘀滯的症狀。
- 利水通淋: 澤蘭的利水通淋作用,一方面可以幫助排除體內水濕,另一方面亦能輔助活血化瘀,加速瘀血的消除。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雄黃具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效。可以針對病程中可能出現的邪毒,發揮解毒作用。
- 綜合協同: 諸藥合用,共同發揮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使瘀血得以消散,氣機得以疏通,從而緩解患者的症狀。
綜上所述,「內傷丸」以活血化瘀為核心,兼以瀉下、利水、解毒等多種手段,針對瘀血內凝、傷後出血等病症,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其治療原理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體現了傳統醫學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廣七2兩,桃仁2兩,澤蘭4兩,大黃1兩,明雄黃1兩5錢。
清熱明心去內瘀。
上各為極細末,拌勻(桃仁去油後入),以適量蜂蜜,加入米湯內(糯米或普通米之粘稠煮液)攪合,倒入備好之藥末內,調成軟硬適度為丸。每丸重8分。
每服1丸,1日1至2次,飯後、睡前以白酒少許浸泡丸藥,連酒服;或以童便1杯送服。不飲酒者,以白酒化開丸藥後,除去余酒,用白開水送服。瘀血於下焦,服後則下出;瘀血於上焦,服後則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傷丸, 出處:《中醫正骨經驗概述》。 組成:廣七2兩,桃仁2兩,澤蘭4兩,大黃1兩,明雄黃1兩5錢。 主治:清熱明心去內瘀。主治:傷後吐血,咳血,三焦瘀血,及咳嗽、噴嚏、呼吸引起胸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