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雞峰》卷七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肝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15%
小腸經 7%
心包經 7%
三焦經 7%
脾經 7%
肺經 7%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伏火雄黃丸

組成:雄黃、大黃、皂莢。

整體功效:溫中散寒,解毒消腫。

主治:心腹痼冷百疾

:心腹痼冷百疾,是指心腹部位長期寒冷,導致各種疾病的總稱。伏火雄黃丸具有溫中散寒、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心腹痼冷百疾。

文獻參考:《本草綱目》:「雄黃,味辛,性溫,有毒。入心、肝、肺、三焦經。主治疔瘡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心腹痼冷百疾。」

醫學衷中參西錄》:「大黃,味苦,性寒,有毒。入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經。主治熱結便秘腸風下血赤白痢疾、黃疸水腫、心腹痼冷百疾。」

本草備要》:「皂莢,味苦,性寒,有毒。入肺、大腸經。主治風寒咳嗽、痰多、腸風下血、赤白痢疾、心腹痼冷百疾。」

傳統服藥法

雄黃、錦紋大黃、不蛀皂角各等分。
上以坩鍋子1個,揩令乾淨,入雄黃末,實捺約5分已來,然後入大黃、皂角末,蓋頭亦捺令實,於文武火中安放坩鍋子上,用瓦子一片蓋,微歇口1分已來;候煙色漸青,雄黃成汁,急取出傾入厚垍器中放冷,研為細末,以生薑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空心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具有溫中散寒、解毒消腫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皂莢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可以溫中散寒、解毒消腫,用於治療心腹痼冷百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的性質,陰虛火旺、內熱熾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伏火雄黃丸, 出處:《雞峰》卷七。 組成:雄黃、錦紋大黃、不蛀皂角各等分。 主治:心腹痼冷百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百順丸

相似度 80%

烏玉丸

相似度 66%

拔疔毒丸

相似度 66%

疔瘡丸

相似度 66%

雄黃胭脂散

相似度 66%

烏頭赤散

相似度 66%

颠倒散

相似度 66%

通中丸

相似度 66%

神效疔毒丸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