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崑布散

NEI XIAO KUN B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胃經 16%
肝經 12%
脾經 12%
腎經 10%
心經 7%
大腸經 7%
三焦經 4%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膽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昆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軟堅散結:昆布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痰濕凝結所致的甲狀腺腫大、癭瘤等病症,昆布可以起到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的作用,幫助改善病情。

2. 消腫利水:昆布富含海藻多糖,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昆布可以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

因此,內消崑佈散中加入昆布,旨在利用其軟堅散結、消腫利水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海藻,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軟堅散結: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之效,能化痰消積,對於頸部淋巴結腫大、瘰癧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消癭散結: 海藻對於甲狀腺腫大、癭瘤等疾病也有療效。其性寒,能清熱解毒,化痰散結,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因此,內消崑佈散方劑中加入海藻,正是利用其軟堅散結、消癭散結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頸部腫瘤、瘰癧等疾病的效果。

內消崑佈散中加入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消積: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崑布為積聚之病症,常伴有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症狀。枳殼可行氣化痰,疏通氣機,有助於消散積聚,改善症狀。
  2. 降氣止嘔: 枳殼有降氣止嘔的作用,對於因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症狀,有緩解效果。崑布患者常伴隨嘔吐,枳殼可降逆止嘔,減輕患者痛苦。

總之,枳殼在內消崑佈散中發揮着行氣消積、降氣止嘔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崑布病症。

內消崑佈散中加入牛蒡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對於內消崑佈散所治療的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等症,牛蒡子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促進傷口癒合。
  2. 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牛蒡子兼具疏散風熱的作用,對於因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牛蒡子亦可起到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提升療效。

內消崑佈散中含有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崑佈散主治癰疽、疔瘡、瘰癧等熱毒壅盛之症,連翹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痛。

2. 疏散風熱: 連翹亦可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所致的瘡瘍、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內消崑佈散中加入連翹,可輔助其他藥物疏散風熱,促進瘡瘍的消散。

總而言之,連翹在內消崑佈散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疽、疔瘡等症。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防風,主要是因為防風具有以下作用: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止痛之效,可以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崑佈散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防風的祛風止痛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這些症狀。
  2. 解表散寒: 防風亦具解表散寒之效,可以治療風寒感冒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崑佈散中加入防風,可以幫助散寒解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因此,內消崑佈散中包含防風,可以發揮其祛風止痛和解表散寒的功效,更好地治療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玄參味苦甘,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等。
  2. 滋陰降火: 玄參亦能滋陰降火,對於陰虛火旺、內熱較盛的患者,可通過滋陰降火,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

內消崑佈散中的玄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效果,從而有效治療疾病。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烏髮黑髮:何首烏性味甘苦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方劑中加入何首烏,可改善肝腎虛損導致的鬚髮早白、脫髮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何首烏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內消崑佈散針對的是積聚在體內的濕熱瘀毒,何首烏的活血化瘀作用可助其消散,達到治療目的。

內消崑佈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有二:

  1. 瀉下逐水: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消腫通便的功效。內消崑佈散主治水腫、腹脹、便祕等症,而牽牛子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積水,緩解水腫和腹脹等症狀。
  2. 消積化痰:牽牛子亦具消積化痰的作用,對於痰濕阻滯、食積不化等症有一定療效。內消崑佈散中其他藥材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消積化痰功效,與牽牛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內消崑佈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內消崑佈散中多為苦寒之藥,容易傷脾胃,加入甘草可緩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加平和有效。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血、解毒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如能緩解藥物引起的口乾舌燥,增強患者的體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內消崑佈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崑布即指便祕,此方以大黃瀉熱通便,可有效緩解因熱毒積滯所致的便祕症狀。
  2. 清熱解毒: 大黃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內消崑佈散主要用於治療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等症,大黃可清熱解毒,促進瘡瘍的消散,達到內消之目的。

內消崑佈散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化滯: 皁莢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大便祕結等症狀,皁莢可以促進消化,排除宿食,緩解症狀。
  2. 清熱解毒: 皁莢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熱毒壅滯、瘡瘍腫痛等症。在內消崑佈散中,皁莢可以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皁莢在內消崑佈散中,既可以消積化滯,又可以清熱解毒,起到協同其他藥材,治療相關疾病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消崑佈散」

中藥方劑「內消崑佈散」,常簡稱「崑佈散」,主治功效為風毒導致的淋巴結腫大。方劑包括昆布、海藻、枳殼、牛蒡子、連翹、防風、玄參、何首烏、牽牛子、甘草、大黃、皁莢等12味藥材。

昆布味甘微鹹性寒,具利水滲濕、軟堅化痰、降氣行滯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腳氣、淋病、甲狀腺腫大、慢性氣管炎、咳嗽等症狀。

海藻味鹹性寒,具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痰熱咳嗽、氣喘、瘰癧、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枳殼味苦性寒,具理氣行氣、化痰消食、降氣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咳嗽痰多、喘息氣促、胃氣上逆、嘔吐呃逆、便祕等症狀。

牛蒡子味苦辛性涼,具散風熱、解毒透疹、清肺熱利咽、消腫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咳嗽、麻疹、風疹等症狀。

連翹味苦性微寒,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殺蟲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等症狀。

防風味辛甘性溫,具散風除濕、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止痙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肌肉痙攣、抽搐、瘀血經閉、痛經等症狀。

玄參味苦微甘性寒,具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益氣養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傷陰、口乾舌燥、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痰中帶血、心煩失眠、盜汗、尿黃便幹等症狀。

何首烏味苦甘性微溫,具補益氣血、烏鬚髮、強筋健骨、益精補腎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症狀。

牽牛子味苦性寒,具潤腸通便、瀉下積滯、驅蟲殺蟲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老年習慣性便祕、腸燥便祕、蛔蟲、蟯蟲、絛蟲等症狀。

甘草味甘性平,具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味苦性寒,具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皁莢味苦性溫,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狀。

整體來說,中藥方劑「內消崑佈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水滲濕、祛風殺蟲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毒導致的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方中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療效,但應注意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內消崑布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崑布1兩(洗去鹹味),海藻1兩(洗去鹹味),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牛蒡子半兩(微炒),連翹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玄參半兩,何首烏1兩,牽牛子半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皂莢子仁50枚(微炒令黃),牡荊子1兩。 主治:風毒瘰癧腫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