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子散
GUA LOU Z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瓜蔞子散的組成中包含「瓜蔞子」,而非「瓜簍子」。這是因為「瓜蔞子」是該方劑中的一味藥材,而「瓜簍子」則是一種植物的別名,並非藥用。
「瓜蔞子」是葫蘆科植物栝樓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而「瓜簍子」則是指葫蘆科植物瓠子的果實,其功效與瓜蔞子並不相同。因此,在中藥方劑中,使用「瓜蔞子」而非「瓜簍子」是正確的,且符合該藥方清熱解毒的功效。
瓜蔞子散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瓜蔞子散主治癰腫、瘡瘍、瘰癧等症,而連翹能清熱解毒,消散腫毒,與瓜蔞子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疏散風熱:連翹還具有疏散風熱之功,對於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也有一定療效。瓜蔞子散中加入連翹,可增強方劑的疏散風熱作用,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瓜蔞子散方中包含何首烏,主要源於兩方面原因:
其一,何首烏性味甘苦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強筋骨的功效。瓜蔞子散主治濕熱蘊結,下焦濕熱,症見小便赤澀,淋瀝不盡,或尿痛,或陰囊濕癢,或帶下黃稠等。何首烏在此方中可起到滋陰補腎,涼血解毒的作用,緩解濕熱所致的症狀。
其二,何首烏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因濕熱瘀阻而導致的局部疼痛和不適,與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協同增強治療效果。
瓜蔞子散中包含皁莢,主要有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瓜蔞子散所治療的熱毒症狀,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 消腫止痛: 皁莢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由熱毒引起的疼痛,如牙痛、頭疼等。
因此,皁莢在瓜蔞子散中起到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瓜蔞子散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牛蒡子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咽開音之效。瓜蔞子散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舌生瘡等症狀,而牛蒡子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可配合瓜蔞子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病症的緩解。
瓜蔞子散中包含大黃,主要是為了其瀉熱通便之效。
瓜蔞子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腹脹腹痛等症狀。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其寒性可以清泄濕熱,其瀉下作用可以通利腸道,促進濕熱之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效果。
瓜蔞子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瓜蔞子散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梔子可以清泄上焦熱毒,輔助瓜蔞子散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解毒消腫:梔子除了清熱瀉火之外,還有解毒消腫的作用。瓜蔞子散中加入梔子,可以加強解毒消腫功效,幫助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促進炎症消退。
瓜蔞子散中包含漏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漏蘆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瓜蔞子散主治濕熱蘊結,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漏蘆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清除濕熱,緩解咽喉腫痛。
- 利咽消腫: 漏蘆能清利咽喉,消散腫毒,與瓜蔞子、金銀花等藥物共同作用,更能有效地消解咽喉腫痛,達到利咽消腫的效果。
瓜蔞子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在於二者藥性互補,增強療效。
瓜蔞子性寒,善於清熱瀉火,但其力緩和,對於熱毒熾盛之症效果有限。牽牛子性寒,苦、甘,具有峻下逐水之效,擅長攻下熱結,力強而猛。
因此,瓜蔞子散中加入牽牛子,可藉由牽牛子之峻下之性,增強瓜蔞子清熱瀉火之效,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二者相輔相成,使方劑清熱瀉火、攻下熱結之效力更顯著,對於熱毒熾盛、水腫腹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瓜蔞子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瓜蔞子散以瓜蔞為主藥,性寒苦,擅長清熱解毒。甘草味甘性平,可緩解瓜蔞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胃,並使藥性更平和,適合不同體質患者服用。
- 增強功效: 甘草味甘,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為顯著,並能增強瓜蔞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提高藥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瓜蔞子散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調和藥性,還增強藥效,使藥效更加顯著,更利於患者的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瓜蔞子散」
瓜蔞子散方劑為中醫處方,主要治療淋巴結結核引起之瘰癧初次腫大,並伴有疼痛、寒熱感,四肢不得安寧之症狀。方中藥物組成包括瓜蔞子、連翹、何首烏、皁莢、牛蒡子、大黃、梔子、漏蘆、牽牛子、甘草等,每種藥物皆具不同功效,合用可達最佳治療效果。
1. 瓜蔞子
瓜蔞子味甘、性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肺熱、利咽、滑腸、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腸燥便祕等症。
2. 連翹
連翹味苦、性微寒,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乳癰、水腫、淋巴結核等症。
3. 何首烏
何首烏味苦、甘,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益氣、烏鬚髮、強筋骨、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血虛萎黃、鬚髮早白、腰膝痠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4. 皁莢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效。主治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5. 牛蒡子
牛蒡子味甘、苦,性涼,歸肺、大腸經。具有散風熱、宣肺透疹、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風疹、麻疹、瘡瘍腫毒、水腫、尿少、便祕等症。
6. 大黃
大黃味苦、性寒,歸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熱結便祕、泄瀉痢疾、血熱妄行、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症。
7. 梔子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症。
8. 漏蘆
漏蘆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乳、止血之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口腔潰瘍、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經期不調、瘀血痛經、產後乳汁不足、乳腺炎、血熱出血證、痘疹瘡毒等症。
9. 牽牛子
牽牛子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利水滲濕、驅蟲殺蟲之功效。主治腸燥便祕、水腫、尿少、蛔蟲病、蟯蟲病、絛蟲病等症。
10.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歸肺、脾、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瀉火止咳、止渴生津、補血活絡止痛之功效。主治瘡瘍腫痛、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總結:
瓜蔞子散方劑組成複雜,每味藥物皆具不同功效,合用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對於瘰癧(淋巴結結核)初次腫大,疼痛有寒熱感,四肢不得安寧等症狀有較好療效。但應注意方中藥物性味寒涼,不宜久服,以免傷及脾胃。若症狀嚴重或久治不愈,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瓜蔞子(微炒)1兩, 連翹1兩, 何首烏1兩, 皂莢子仁(微炒)1兩, 牛蒡子(微炒)1兩, 大黃(微炒)1兩, 白螺殼1兩, 梔子仁1兩, 漏蘆1兩, 牽牛(微炒)1兩, 甘草(生)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匕,食後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瓜蔞子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組成:瓜蔞子(微炒)1兩,連翹1兩,何首烏1兩,皂莢子仁(微炒)1兩,牛蒡子(微炒)1兩,大黃(微炒)1兩,白螺殼1兩,梔子仁1兩,漏蘆1兩,牽牛(微炒)1兩,甘草(生)1兩。 主治:瘰癧初腫,疼痛寒熱,四肢不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