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補散

WU B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2%
腎經 12%
肺經 12%
肝經 7%
心經 7%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五補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溼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溼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五補散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乏力、面色蒼白等症,而厚朴的燥溼化痰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溼,減少痰溼阻滯,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強補益效果。
  2. 調和脾胃: 五補散中多用補益之品,容易導致脾胃負擔過重,厚朴的辛溫之性可以溫脾胃、行氣消食,調和補益之品,防止過補傷脾,提高藥效。

綜上所述,厚朴在五補散中的加入,既能化痰利溼,又能調和脾胃,起到輔助補益的作用。

五補散中包含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作用可疏肝理氣,降逆止嘔,而健脾作用則可增進脾胃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五補散以補益氣血為主,加入陳皮可防止補品壅滯脾胃,使補益效果更佳。

二、 行氣化痰:陳皮具化痰止咳功效,對於氣機不暢、痰濕壅阻者,可起到輔助作用。五補散中可能含有其他容易引起痰濕的藥材,加入陳皮可促進氣機運行,防止痰濕積聚,使補益效果更顯著。

五補散中加入茴香,主要考慮其以下兩個方面:

1. 溫脾暖腎,助補陽氣: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可溫脾陽、暖腎陽,有助於補氣血,改善因脾腎陽虛導致的虛寒症狀。

2. 理氣行氣,助補氣血: 茴香具有理氣行氣之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營養吸收,從而更好地發揮補氣血的作用。

整體而言,茴香在五補散中發揮溫補陽氣、理氣行氣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佳的補益效果。

五補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其溫腎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腎經,具有溫腎助陽、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作用。五補散以補益氣血、溫陽健脾為主要功效,而丁香的溫腎助陽之性,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補益的效果,並能溫通氣血,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此外,丁香亦能溫中降逆,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進一步提升五補散的整體療效。

五補散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是針對其健脾益智,溫腎固精的功效。

益智仁味甘性溫,入脾、腎二經,能補脾益氣,溫腎助陽,並能固精止遺。五補散作為補益氣血的方劑,加入益智仁,可以加強補脾益腎的效果,同時也能改善因脾腎虛弱導致的記憶力減退、遺精滑精等症狀。此外,益智仁亦有溫腎止瀉的功效,可針對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症狀,進一步提升五補散的療效。

五補散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理氣和胃之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其具備行氣消脹、溫脾止瀉、開胃消食等功效。

五補散補益氣血,但若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則補益難以吸收。砂仁加入,可促進脾胃運化,使補益之物得以充分吸收,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同時,砂仁亦可緩解因補益藥物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不適,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

五補散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神麴這一藥材。神麴,又稱六神麴,是通過特定製麴過程而成的一種複合性藥材,主要由白扁豆、青蒿、蒼耳草、辣蓼、杏仁及赤小豆等多種藥材混合發酵而成。在五補散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取其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

根據中醫理論,脾胃為後天之本,負責運化水谷精微,以供應全身所需。而神麴具有良好的消化作用,能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尤其適合用於調理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在五補散這一方劑中,神麴與其他具有補益功效的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作用,對於改善體虛乏力、食欲不佳等問題具有一定的療效。因此,神麴在五補散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治療上強調調和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基本原則。

五補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五補散由多種藥材組成,性味各不相同,加入甘草可緩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加協調。
  2. 增強補益作用: 甘草本身也具備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的作用,與其他補益藥材配合使用,可增強補益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此外,甘草還可保護胃黏膜,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

五補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源於其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五補散以補益脾腎、氣血為主要功效,但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嘔吐、腹痛、食少等症,單靠補益藥物效果有限。加入高良薑,可溫中散寒,化解脾胃寒邪,促進脾胃運化,提高補益藥物的吸收利用,進而增強補益效果。

五補散中包含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氣: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氣、消痰止咳之效。五補散主要補益氣血,但若氣機鬱滯,則補益無功。桔梗加入,可宣通肺氣,使補益之品得以順利運行,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潤肺止咳:桔梗能潤肺止咳,有助於緩解五補散補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氣血虛弱、咳嗽等症狀。

因此,五補散中加入桔梗,不僅能促進補益效果,更能改善肺氣功能,提高藥效。

五補散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經,具有溫陽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五補散補益氣血,但若脾腎陽虛者,單純補益恐難以奏效,肉桂可溫補脾腎陽氣,助藥力更好地發揮。
  2. 助藥力行氣: 肉桂辛散溫通,能促進藥物運行,使補益之品更好地到達病所。五補散中包含補氣血的藥物,肉桂可幫助藥力行氣,使補益之效更加顯著。

因此,五補散中加入肉桂,可溫陽補腎,助藥力行氣,使補益之效更加完善。

五補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消食:五補散旨在補益脾腎,但脾胃虛弱,則難以吸收藥效。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有助於脾胃運化,更好地吸收藥物營養。
  2. 理氣止痛:五補散常用於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食少便溏等症。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肝理氣,調和脾胃,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使補益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補散」,是出自《傷寒雜病論》的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厚朴、陳皮、茴香、丁香、益智仁、砂仁、神麴、甘草、高良薑、桔梗、肉桂、木香,共 12 味藥,具有溫補陽氣、益氣健脾的作用。

厚朴性溫、味辛、苦,歸肺、脾、胃經,具有溫中祛寒、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消積導滯、行氣止痛、殺蟲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體虛怕冷、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咳嗽痰多、蟲積腹痛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茴香性溫、味辛、甘,歸脾、胃、肝、腎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狀。

丁香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鎮痛、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腹瀉、呃逆、蟲積腹痛等症狀。

益智仁性溫、味甘,歸脾、胃、腎經,具有補氣健脾、溫陽益腎、補腦益智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腎陽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化濕、消積導滯、止嘔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腹瀉、呃逆、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神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厭食等症狀。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疼痛等症狀。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健脾、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腹瀉、呃逆、消化不良、脾胃虛弱、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總結:中藥方劑「五補散」,主要針對氣虛或陽虛引起的各種疾病,以補益氣血,溫補陽氣為主。其組成藥物均具有溫補作用,可溫補腎陽,益氣健脾,適合於虛弱人羣服用。

傳統服藥法


制厚朴(炒)、淨陳皮(去白,炒)、茴香(去土石,炒)、丁香皮(不見火)、益智仁(去皮,炒)、縮砂仁(炒)、神曲(碎,炒)、甘草(炙)、良薑(銼碎,炒)、桔梗(去蘆)、肉桂(去皮,不見火)、木香各等分。
平補脾土,消脹進食。
上為細末。
鹽湯點下,1日3服;或用生薑3片,鹽少許煎服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五補散性溫,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 五補散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服用五補散後,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五補散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便溏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五補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四。 組成: 五補散(《朱氏集驗方》卷四。)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四。組成:制厚朴(炒)、淨陳皮(去白,炒)、茴香(去土石,炒)、丁香皮(不見火)、益智仁(去皮,炒)、縮砂仁(炒)、神曲(碎,炒)、甘草(炙)、良薑(銼碎,炒)、桔梗(去蘆)、肉桂(去皮,不見火)、木香各等分。主治:平補脾土,消脹進食。 。 主治:平補脾土,消脹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