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寧嗽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功效:
- 斂肺止咳: 五味子性酸收斂,入肺經,能收斂肺氣,止咳平喘,對於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固護脾胃: 五味子兼具益氣健脾之效,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所致的咳嗽。
總之,五味子在寧嗽湯中,不僅能有效止咳平喘,更能固護脾胃,從根本上改善咳嗽,提升治療效果。
寧嗽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咳嗽多因肺氣失宣,或脾虛濕阻,肺失宣降所致。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濕氣消退,肺氣得以宣降,從而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功效,可緩解因心神不寧所致的咳嗽,特別是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狀的咳嗽患者。
因此,茯苓在寧嗽湯中能起到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咳功效。
寧嗽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 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桑白皮能清熱解毒,潤燥止咳,使痰液稀釋易於排出,達到止咳的效果。
- 宣肺利氣: 桑白皮能宣肺利氣,使肺氣通暢,有助於改善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桑白皮還有降氣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肺熱引起的嘔吐也有緩解作用。
寧嗽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理氣止咳: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能理氣降逆、燥濕化痰。咳嗽多由肺氣失宣,痰濁阻滯所致,陳皮可理氣散結,使肺氣宣暢,痰濁得以降伏,從而止咳。
- 和胃降逆: 陳皮又能和胃降逆,對於因胃氣上逆而引起的咳嗽,如咳嗽伴有泛酸、噯氣等症狀,陳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陳皮在寧嗽湯中發揮着理氣止咳、和胃降逆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咳嗽症狀。
寧嗽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潤燥止咳的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對於燥熱咳嗽、咽喉乾燥、口渴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知母還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能滋潤肺燥,減少咳嗽痰粘等症狀。因此,在寧嗽湯中加入知母,可以起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因燥熱引起的咳嗽有較好的療效。
寧嗽湯中包含馬兜鈴,主要因其具有止咳平喘、清熱解毒之效。馬兜鈴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其主要成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的抗炎、抗菌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的收縮,緩解氣管炎症,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此外,馬兜鈴還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然而,近年來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會導致腎臟損傷,因此在使用寧嗽湯時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
寧嗽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川芎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犯肺、咳嗽氣喘等症狀,川芎能解表散寒,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川芎兼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痰瘀阻滯、氣血不暢引起的咳嗽,川芎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疼痛。
因此,川芎在寧嗽湯中,發揮疏散風寒、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療效。
寧嗽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清心除煩、潤肺止咳的功效。
其潤肺止咳的機理在於滋陰潤燥,緩解肺燥津傷所致的咳嗽。對於乾咳、少痰、咽乾口渴等症狀,麥門冬能有效緩解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起到寧嗽止咳的作用。
寧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寧嗽湯中多用辛溫之藥,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調和諸藥,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身體造成負擔。
- 增強療效,潤肺止咳: 甘草具有潤肺止咳、和中調氣的功效。其潤肺之性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效果,提高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寧嗽湯,一個由多種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每種中藥具有獨特的藥性,共同作用,發揮出治療咳嗽時有血的功效。
甘草: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馬兜鈴:馬兜鈴味苦寒,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可治療肺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麥門冬: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桑白皮: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五味子: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知母: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這些中藥組合在一起,構成寧嗽湯,發揮出協同作用,治療咳嗽時有血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葶藶、 枯芩、 米仁、 石膏、 甘草、 桑皮、 百合、 花粉、 梔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寧嗽湯, 出處:《麻疹集成》卷三。 組成:葶藶、枯芩、米仁、石膏、甘草、桑皮、百合、花粉、梔子。 主治:麻疹後,肺胃實火喘促。
寧嗽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組成:桔梗、半夏、枳殼、陳皮、前胡、葛根、桑皮、茯苓、蘇葉、杏仁、甘草。 主治:表病嗽。
寧嗽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九。 組成:五味子15粒,茯苓1錢,桑白皮1錢2分,陳皮1錢,知母1錢,馬兜鈴1錢5分,川芎1錢,麥冬1錢2分,粉草5分。 主治:咳血。
寧嗽湯, 出處:《直指》卷八。 組成:桑白皮(炒)、紫蘇、細辛、北五味子、橘皮、半夏(制)、茯苓、杏仁(去皮)、縮砂仁、枳殼(制)、北梗、甘草(炒)各等分。 主治:諸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