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其補氣養血的功效。
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養血生津之效。
其補中益氣,能增強人體的正氣,抵禦外邪侵襲;生津止渴,可緩解口乾舌燥;養血生津,則能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
參桂養榮丸以補氣養血為主,而黨參作為補氣養血的常用藥材,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效。參桂養榮丸主治氣血虛弱,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熟地黃能有效地滋補陰血,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 溫腎助陽:熟地黃雖性溫,但其滋陰作用更顯著。配合方劑中的桂枝、人參等溫陽藥物,能起到溫腎助陽、溫補氣血的作用,更好地改善氣血虛弱、陽氣不足的症狀。
熟地黃的加入,使參桂養榮丸能更全面地滋補氣血,溫陽補腎,達到治療目的。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遠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益智安神,振奮心脾:遠志性味苦辛,入心經,具有益智安神、開竅醒神的功效。參桂養榮丸以補氣養血為主,加入遠志能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增強藥效。
二、協調補益,防止燥烈:參桂養榮丸以人參、桂枝等溫燥之品補氣血,加入遠志性微寒,能緩解補益藥物的燥烈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滋生內熱,更好地調養身體。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緩解桂枝的辛溫燥性: 桂枝性溫,燥性較強,易傷津液。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可滋陰養血、緩解桂枝的燥熱之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度刺激。
二、 協調營衛,補益氣血: 參桂養榮丸以補氣血、調營衛為目的。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作用,與人參、桂枝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協調營衛,促進氣血生化,達到補益氣血的效果。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之功,有助於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藥物吸收,提高補氣養血的效果。
2. 燥濕化痰: 參桂養榮丸中含有滋補藥物,容易造成濕阻中焦,影響藥效。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化解藥物可能引起的濕氣,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助補氣血: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參桂養榮丸以補氣養血為主,但脾虛濕盛則影響氣血生化,故加入茯苓以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有助於藥物補氣養血的功效發揮。
- 利水滲濕,防止藥物鬱積: 參桂養榮丸中含有溫燥之品,如人參、桂枝等,若不加茯苓輔助,容易導致藥物鬱積,反而影響療效。茯苓利水滲濕,可防止藥物在體內停留過久,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養血滋陰、溫陽補氣功效相契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參、桂等藥材偏於溫補,而當歸可緩和其燥性,同時又能補充血氣,使藥效更加平和,不易造成燥熱上火。此外,當歸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滋養身體、溫陽補氣的功效。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參桂養榮丸主要功效為補氣養血、益氣固表,黃耆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補氣固表之效,提高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
- 協同作用: 黃耆與方中人參、桂枝等藥物有協同作用。人參補氣生津,桂枝溫經通絡,黃耆可增強二者的補氣作用,使補氣效果更佳,從而達到整體的養榮效果。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補氣,助參芪之力: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陽補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參桂養榮丸以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為主,肉桂的加入可以溫補脾陽,助益參芪補氣之力,使藥效更顯著,更適合氣虛陽虛者使用。
- 溫通血脈,促進藥效吸收:肉桂能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補氣養血的作用。
參桂養榮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參桂養榮丸中,人參、桂枝等藥性偏溫燥,容易造成燥熱,而甘草則可緩和其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強烈,保護患者臟腑。
- 增強藥效: 甘草可增強人參、桂枝等藥材的補氣、活血、溫經等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同時,甘草還有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減輕患者服用藥物後的可能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參桂養榮丸】分析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主攻「脾肺兩虛」與「氣血不足」所致諸症:
- 核心病機:脾虛失運(食少便溏、肌瘦肢倦)、肺氣不足(寢汗發熱)、心血虧虛(驚悸健忘)三者交織,屬「氣血雙虧」兼「陽氣不振」之證。
- 症狀特點:
- 營養缺乏:脾不化生氣血,肌瘦肢倦;「病後元虛」暗示久病耗傷。
- 神志不寧:遠志、五味子針對「驚悸健忘」,反映血不養心。
- 虛汗發熱:營衛不和(白芍配肉桂)、氣虛衛外不固(黃耆)所致。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氣血雙補+溫陽健脾+寧心安神」為骨架,可分三層解構:
1. 補氣奠基(主治脾肺)
- 潞黨參、炙黃耆:補脾肺之氣,固表止汗,助運化。
- 炒冬朮、白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骨架(缺人參以黨參代之),健脾滲濕,治「便溏食少」。
- 生薑、大棗:調和營衛,助中焦生化。
2. 養血滋陰(主治肝腎心)
- 大熟地、全當歸、生白芍:仿四物湯(缺川芎),滋肝腎、養心血,針對「血虧肌瘦」。
- 五味子:斂汗安神,與遠志協調心腎,治「寢汗健忘」。
3. 溫陽通脈(啟動氣化)
- 肉桂:關鍵畫龍點睛之藥,其用有三:
(1) 溫補命門,助黨參、黃耆「氣血生化」之源。
(2) 引火歸元,制約熟地滋膩,防「虛熱上浮」。
(3) 與白芍構成「桂枝-白芍」結構(雖易桂枝為肉桂),調和營衛止汗。
組方特點:
- 動靜平衡:熟地、五味子之靜滯,得陳皮、肉桂之辛溫流動,補而不滯。
- 標本兼治:以補氣血治本(參、朮、歸、地),兼安神止汗(遠志、五味)治標。
三、推論潛在應用方向
此方結構暗合「歸脾湯+八珍湯+桂枝湯」化裁,除原文所述症狀外,推測可能適用:
- 慢性疲勞屬「氣虛陽弱」者。
- 婦人經後血虧兼畏寒(肉桂溫經,當歸養血)。
- 輕度貧血伴隨消化功能低下者。
總結:全方以脾肺氣虛爲基本盤,透過氣血同補、心脾並調,佐以溫陽促進運化,體現「養榮」需「動力(肉桂)與材料(地、歸)」兼備之理。
傳統服藥法
潞黨參2兩,大熟地2兩,遠志肉1兩,炒冬朮2兩,生白芍3兩,陳皮2兩,白茯苓2兩,全當歸2兩,五味子1兩,炙甘草2兩,炙黃耆2兩,肉桂1兩。
上為細末,用大棗30枚,生薑1兩,煎湯泛丸。
每服3-4錢,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參桂養榮丸具有補益脾肺、養血安神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參桂養榮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參桂養榮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潞黨參2兩,大熟地2兩,遠志肉1兩,炒冬朮2兩,生白芍3兩,陳皮2兩,白茯苓2兩,全當歸2兩,五味子1兩,炙甘草2兩,炙黃耆2兩,肉桂1兩。 主治:脾肺兩虛,營養缺乏,驚悸健忘,肌瘦肢倦,寢汗發熱;病後元虛血虧,食少便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