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墨丸

XIANG M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0%
心經 7%
膀胱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 方劑_香墨丸

  • 中藥方名:香墨丸

  • 中藥方組成:墨、複方粉、大黃、青礞石、巴豆、硇砂

  • 治法:婦女食積和血氣不足

  • 中藥 方劑組成介紹:

一、大黃

- 大黃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的血熱症狀。
  •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有治療作用。

二、複方粉

- 複方粉

  • 複方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有治療作用。

三、青礞石

- 青礞石

  • 青礞石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

四、巴豆

- 巴豆

  • 巴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殺滅寄生」。
  • 巴豆可治療熱病、發燒、中風、狂犬、國家、腹痛、便血、喉癌、消化道疾病等症狀。

五、硇砂

- 硇砂

  • 硇砂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有治療作用。

總結

  • 中藥方劑香墨丸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 ОО К П' 的作用。
  • 香墨丸可治療婦女食積和血氣不足。

傳統服藥法


細香墨半兩,甘遂半兩(煨令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前胡1兩(去蘆頭),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臨臥以粥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墨、芫花、大黃、青礞石、巴豆、硇砂組成。墨具有活血化瘀、消積化滯的功效;芫花具有行氣活血、消食導滯的功效;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青礞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巴豆具有瀉下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硇砂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積化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胃腸出血咳嗽下腹部痛腹瀉全身性水腫食慾不振上腹胃脘痛面部浮腫牙齦出血胞衣不下

相同名稱方劑


香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香墨1錢,麝香1錢(同研細)。 主治:産難,胞衣不下,心腹痛。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香墨半兩,硫黃半兩,硇砂半兩,朱砂半兩,麝香1分,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婦人癥痞。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香墨半兩,芫花1兩(醋拌妙令乾),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青礞石半兩,巴豆1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硇砂半兩(研細)。 主治:婦人積年食癥及血氣。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六。 組成:細香墨半兩,甘遂半兩(煨令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前胡1兩(去蘆頭),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咳嗽,喉中呀呷聲。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香墨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京三棱1兩(微煨,銼),硇砂半兩(研細),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狗膽2枚(乾者)。 主治:産後血痕,腹脅疼痛,經脈不利。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香墨3分,肉豆蔻3分(去殼),檳榔3分,甘遂3分(麸炒微黃),續随子半錢,朱砂1錢(研細),麝香1錢(研細),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木香3分,豬牙皂莢1錢(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主治:食不消化,結聚成癥癖塊,頭面浮腫,腹脹不能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