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墨丸

XIANG M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0%
心經 7%
膀胱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香墨丸方中含有墨,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墨具清熱解毒之效。古方中常用墨治火毒瘡瘍,因其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且墨中含炭,可吸附毒素,故可內服外用,治療熱毒熾盛之症。

二、墨與香藥配伍,增強療效。墨能引導香藥直達病竈,並抑制其燥烈之性,使其發揮更好的療效。如香墨丸主治風熱感冒,墨能清熱解毒,而香藥則能解表散寒,二者相輔相成,效果更佳。

香墨丸中加入芫花,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芫花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善於散寒止痛,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同時,芫花也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香墨丸中加入芫花,可有效改善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疼痛,並促進水液代謝,達到祛風止痛、利水消腫的療效。

香墨丸中加入大黃,主要是針對其瀉火解毒的功效。

大黃味苦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作用。香墨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

大黃在此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香墨丸中加入青礞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青礞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香墨丸主要用於治療熱邪鬱肺,痰熱壅盛所致的咳嗽、氣喘、咯痰黃稠等症,青礞石可清熱解毒,化解痰熱,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降逆止嘔:青礞石能降氣止嘔,對於熱邪犯胃,痰熱上逆所致的嘔吐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香墨丸中也常加入其他降氣止嘔藥物,如半夏、陳皮等,與青礞石配合,可更有效地止嘔。

香墨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為巴豆。巴豆是一種具有獨特藥理作用的植物,在中醫中廣泛用於治療多種病症。首先,巴豆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積滯和毒素,因此在香墨丸中,巴豆的添加有助於加強其通便效果,適應於便祕、腹脹等症狀。

此外,巴豆中的有效成分如巴豆素,被認為擁有一定的抗炎和解毒作用,能夠改善腸道環境,促進消化。這對於由於飲食不當或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問題特別有效。由於香墨丸的配方通常針對各種消化系統不適,巴豆的加入使其療效更加突出,進一步提升了方劑的整體功效。

不過,由於巴豆性熱,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不適,因此在臨牀應用中需謹慎掌握劑量,確保安全有效。總之,巴豆作為香墨丸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中醫復方治療的綜合性和協同性。

香墨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硇砂,這是一種重要的藥材,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硇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成分中的某些礦物質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改善消化功能,增強食慾。

在香墨丸的配方中,硇砂的添加不僅是為了調和其他藥材的效果,還能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對脾胃虛弱引起的腸胃不適,硇砂能夠發揮其特有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消化狀況。透過清熱和解毒的功能,硇砂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積滯,讓患者恢復正常的食慾與消化能力。而且,硇砂也是中藥方劑中常用的輔助藥材,能夠平衡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整個方劑更加和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 方劑_香墨丸

  • 中藥方名:香墨丸

  • 中藥方組成:墨、複方粉、大黃、青礞石、巴豆、硇砂

  • 治法:婦女食積和血氣不足

  • 中藥 方劑組成介紹:

一、大黃

- 大黃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的血熱症狀。
  •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有治療作用。

二、複方粉

- 複方粉

  • 複方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有治療作用。

三、青礞石

- 青礞石

  • 青礞石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

四、巴豆

- 巴豆

  • 巴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殺滅寄生」。
  • 巴豆可治療熱病、發燒、中風、狂犬、國家、腹痛、便血、喉癌、消化道疾病等症狀。

五、硇砂

- 硇砂

  • 硇砂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有治療作用。

總結

  • 中藥方劑香墨丸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活血化 ОО К П' 的作用。
  • 香墨丸可治療婦女食積和血氣不足。

傳統服藥法


細香墨半兩,甘遂半兩(煨令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前胡1兩(去蘆頭),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臨臥以粥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胃腸出血咳嗽下腹部痛腹瀉全身性水腫食慾不振上腹胃脘痛面部浮腫牙齦出血胞衣不下

相同名稱方劑


香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香墨1錢,麝香1錢(同研細)。 主治:産難,胞衣不下,心腹痛。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香墨半兩,硫黃半兩,硇砂半兩,朱砂半兩,麝香1分,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婦人癥痞。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香墨半兩,芫花1兩(醋拌妙令乾),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青礞石半兩,巴豆1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硇砂半兩(研細)。 主治:婦人積年食癥及血氣。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六。 組成:細香墨半兩,甘遂半兩(煨令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前胡1兩(去蘆頭),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咳嗽,喉中呀呷聲。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香墨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京三棱1兩(微煨,銼),硇砂半兩(研細),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狗膽2枚(乾者)。 主治:産後血痕,腹脅疼痛,經脈不利。

香墨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香墨3分,肉豆蔻3分(去殼),檳榔3分,甘遂3分(麸炒微黃),續随子半錢,朱砂1錢(研細),麝香1錢(研細),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木香3分,豬牙皂莢1錢(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 主治:食不消化,結聚成癥癖塊,頭面浮腫,腹脹不能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