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癥破積丸

XIAO ZHENG PO J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9%
胃經 15%
大腸經 11%
肺經 11%
小腸經 7%
心包經 3%
心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消癥破積丸中包含三稜,主要是因為三稜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破積消癥: 三稜味苦性辛,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的功效。其對於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乳房腫塊、腹中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 三稜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促進癥瘕積聚的消散。

因此,消癥破積丸中加入三稜,旨在通過其破積消癥、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癥瘕積聚、改善局部循環的目的。

消癥破積丸中包含乾漆,主要原因如下:

  1. 破積消癥,化瘀止痛:乾漆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破積消癥、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癥瘕積聚、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以及腫瘤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乾漆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破積消癥、化瘀止痛的效果。例如,乾漆與莪術、三棱等藥物配伍,可以加強破積消癥的作用;與桃仁、紅花等藥物配伍,可以增強化瘀止痛的效果。

消癥破積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瀉下攻積: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破積消癥之功。方中以大黃瀉下攻積,可使積聚於體內的痰濕瘀血等病邪得以下泄,從而達到消癥破積的效果。
  2. 清熱解毒:大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除因積聚於體內而產生的熱毒,進一步促進積聚的消散。

綜上所述,消癥破積丸加入大黃,旨在利用其瀉下攻積、清熱解毒之效,達到消散積聚、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

「消癥破積丸」中含有「硇砂」,這在傳統中醫藥理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情況。

硇砂,又名「砒霜」,為劇毒之物,其使用需極為謹慎。

古籍中記載,硇砂具有「破積消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癥瘕積聚、瘰癧等頑固性疾病。

但其毒性極強,且需經嚴格炮製方可使用,一般醫生不輕易使用。

因此,「消癥破積丸」中使用硇砂,應是在特定情況下,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嚴格把控,以其破積消癥之效,治療頑固之症。

消癥破積丸中含有巴豆,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破積攻堅: 巴豆性味辛熱,有毒,具有峻下逐水、破積消癥的功效。對於積聚在體內的痰飲、瘀血、積塊等病竈,巴豆可起到攻堅破積的作用,促使病竈消散。
  2. 引導藥力: 巴豆的峻下之性,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病竈部位,增強藥效。在消癥破積丸中,巴豆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更好地發揮其消癥破積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癥破積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以下內容基於《壽世保元》| 龔廷賢的記載:

主治功效

該方主治男婦五積六聚,七癥八瘕,以及癥積,心腹內結一塊如拳,漸上撞心,及腹脹痛

組成

該方由以下藥材組成:

  • 三棱(煨):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 乾漆(炒去煙):解毒殺蟲、收斂瘡口、破瘀通經
  • 大黃(煨):瀉下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 硇砂(入醋煎乾):軟堅散結、利咽開音、消積
  • 巴豆(去油):峻下逐水、祛痰平喘、破癥瘕積聚

治療原理

從組成藥物及主治功效來看,本方劑以破積、消癥、逐瘀、通腑為主要治療原理。

  1. 破積消癥:方中三棱、乾漆、硇砂均具有破癥消積的作用。三棱活血化瘀、散結止痛;乾漆破瘀通經;硇砂軟堅散結、消積。三藥合用,增強破積消癥之力。
  2. 逐瘀通經:大黃、乾漆都有逐瘀通經的作用,三棱本身可以活血化瘀,此三藥可以將體內的瘀血排出體外。
  3. 峻下通腑:巴豆、大黃皆為峻下之品。巴豆峻下逐水,可攻逐體內的水飲停滯;大黃瀉下通便,可通利腑氣,使積滯從大便排出。二藥合用,峻下之力更強,可通腑瀉實,推動積滯、瘀血下行。

綜上所述,本方劑通過破積消癥、逐瘀通經、峻下通腑三方面協同作用,達到治療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癥積等病症的目的。藥性峻烈,旨在攻逐體內有形之邪,使積聚消散,氣血通暢。

服用方法

根據古文記載,有兩種服用方法:

  1. 三棱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食遠,米飲送下。
  2. 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至七丸,空心,米湯送下。量虛實加減服之。不可過服。

兩種方法均使用了丸劑的劑型,且都強調了米飲或米湯送服。這可能是因為米飲或米湯可以保護胃氣,減少峻下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同時也提醒了使用者,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調整用量,且不可過量服用,以免損傷正氣。

傳統服藥法


三稜(煨)1兩,乾漆(炒去煙)1兩,大黃(煨)1兩,硇砂(入醋煎乾)1兩,巴豆(去油)1兩。
破一切血,下一切氣。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7丸,空心米湯送下。
不可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大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同名稱方劑


消癥破積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三棱(煨)1兩,乾漆(炒去煙)1兩,大黃(煨)1兩,硇砂(入醋煎乾)1兩,巴豆(去油)1兩。 主治:破一切血,下一切氣。主治:男婦五積六聚,七癥八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