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飲

SHI GAO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肺經 20%
脾經 15%
腎經 8%
肝經 8%
心經 7%
大腸經 4%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石膏飲中包含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高熱、神昏譫語、口渴咽乾、熱盛傷津等症。石膏飲中加入石膏,正是利用其清熱瀉火之力,以緩解病患因熱邪亢盛而引發的各種症狀。
  2. 止渴生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之外,還有止渴生津的作用。對於因熱邪灼傷津液而導致的口渴、咽乾、尿少等症,石膏飲中的石膏可以起到滋陰生津、緩解口渴的作用。

綜上所述,石膏飲中加入石膏,是基於其清熱瀉火、止渴生津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熱病、緩解症狀的目的。

石膏飲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 淡竹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的功效。石膏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兩者合用,可加強清熱利濕之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等症。
  2. 解毒生津: 淡竹葉還具有解毒生津的功效。石膏飲中加入淡竹葉,可以緩解石膏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傷胃,同時也能增強生津止渴的效果,更利於患者的恢復。

在中藥方劑「石膏杏仁湯」中,葛根的加入是因為其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的功效。葛根性涼味甘,能夠解肌退熱、升陽止瀉,適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以及泄瀉等問題。與石膏、杏仁等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葛根能夠增強方劑的解熱止瀉作用,對改善熱性疾病和泄瀉症狀非常有益。

石膏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石膏的寒涼之性: 石膏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的功效。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中和石膏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防止寒涼傷脾。
  2. 增強石膏的功效: 甘草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可以增強石膏的清熱解毒功效。同時,甘草還能補氣益脾,增強患者的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石膏飲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酸斂止瀉:烏梅味酸性寒,入肺、肝、脾經,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石膏飲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但熱病常伴有津液耗損,導致大便稀溏。烏梅可收斂腸道,止瀉止渴,輔助石膏清熱瀉火,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滋陰生津:烏梅性寒,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緩解石膏清熱後的燥熱之弊,滋陰生津,使治療更為全面。

石膏飲中加入大米,是為了緩解石膏的寒涼之性。大米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之效。

石膏性寒,入肺經,善清熱瀉火,適用於熱證。但其寒涼之性容易傷及脾胃,導致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大米能中和石膏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其寒涼之性過度損傷脾胃,確保藥物療效。

主治功效


石膏飲是由石膏、淡竹葉、常山、甘草、烏梅、大米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

淡竹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淡竹葉配伍牛蒡子、澤瀉、益母草等同用,可治水腫尿少。配伍茵陳、黃耆、梔子等同用,還能治黃疸尿赤。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反胃嘔吐、泄瀉便溏、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小便頻數、口渴、貧血、水腫等症狀。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羣、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中藥中常用的藥材。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常山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傳統代功效。其中,常山及其生物鹼對各種瘧原蟲都有顯著的抗瘧作用,可治療瘧疾;常山具有催吐作用,可治療胸中有痰飲積聚之症;常山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對蛔蟲、糞線蟲、鉤蟲等寄生蟲都有較好的驅蟲效果;常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療肝炎、膽囊炎、腎炎、風濕病、癰腫瘡毒等疾病。

石膏飲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由痰引起的各種瘧疾。

傳統服藥法


石膏(碎)3兩,淡竹葉3兩,常山2兩,甘草(生,銼)2兩,烏梅2兩,粳米半合。
如熱盛,加大黃1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葉痰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石膏飲性寒,體虛者慎用。
  • 石膏飲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
  • 石膏飲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石膏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石膏(碎)3兩,淡竹葉3兩,常山2兩,甘草(生,銼)2兩,烏梅2兩,粳米半合。 主治:一切痰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