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煮散

NUO MI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24%
脾經 13%
心經 7%
腎經 7%
肝經 7%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糯米煮散

組成

糯米、常山、烏梅、淡竹葉、甘草、石膏。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間日瘧

間日瘧,是指瘧疾發作時間不規律,每隔一天發作一次。糯米煮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間日瘧。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糯米煮散,治瘧疾,間日發作。
  2. 醫學衷中參西錄》:糯米煮散,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瘧疾,間日發作。

糯米煮散的功效分類

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涼血止血涼血止血,治療間日瘧。

糯米煮散的注意事項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間日瘧。
  • 如有其他不適症狀,請及時就醫。

傳統服藥法


糯米40粒,常山(銼)半兩,烏梅肉(炒)半兩,竹葉(銼)半兩,甘草(炙)半兩,石膏1兩半(碎)。
上為散。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未發前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糯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功效。常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烏梅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淡竹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間日瘧。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糯米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糯米40粒,常山(銼)半兩,烏梅肉(炒)半兩,竹葉(銼)半兩,甘草(炙)半兩,石膏1兩半(碎)。 主治:間日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石膏飲

相似度 83%

法制白虎湯

相似度 61%

知母升麻湯

相似度 61%

橄欖丸

相似度 60%

截瘴丸

相似度 60%

鱉甲常山酒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