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會稽賴分常山湯

HUI JI LAI FEN CHANG SHAN TANG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胃經 30%
肺經 26%
脾經 15%
肝經 11%
心經 3%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瘧疾。

傳統服藥法

常山3兩,石膏8兩(碎,綿裹),甘竹葉一把(切),糯米100粒。上切。
以水8升,明旦欲服,今晚漬於銅器中,露置星月下高淨處,向明取藥,於病人房門前,於銅器里緩火煎取3升,分3服:日欲出1服,臨發又1服,若即定,不須後服。取藥滓石膏裹置心上,余4分,
忌生蔥、生菜。

方劑組成解釋

常山性苦、辛、寒、有毒。主要功效劫痰、截瘧。主瘧疾、胸中痰飲積聚。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淡竹葉性甘淡、寒、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澀、淋濁等症。

糯米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縮尿;劍汗;解毒。主脾胃虛寒洩瀉;霍亂吐逆;消渴尿多;自汗;痘瘡;痔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會稽賴分常山湯, 出處:《外台》卷五引《崔氏方》。 組成:常山3兩,石膏8兩(碎,綿裹),甘竹葉一把(切),糯米100粒。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糯米煮散

相似度 80%

常山酒

相似度 66%

石膏飲

相似度 60%

知母鱉甲湯

相似度 60%

竹麥飲

相似度 57%

竹葉常山湯

相似度 57%

竹葉粥

相似度 57%

法制白虎湯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