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殺疳保童丸中包含青黛,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小兒疳積症常見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 涼血止血: 青黛可涼血止血,對於小兒疳積症導致的腸道出血、皮膚出血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同時也能改善兒童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等症狀。
中藥方劑[殺疳保童丸]的組成中包含[熊膽],因為熊膽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熊膽能夠有效對抗體內的邪毒,緩解由毒素引起的發炎和腫脹。它在[殺疳保童丸]中主要用於提升方劑的解毒效果,特別是對於一些由內熱或毒素引起的兒童疾病,能夠幫助清熱解毒,促進康復。
「殺疳保童丸」中使用麝香,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開竅醒神和化瘀止痛的功效。
開竅醒神: 疳積症常伴隨神昏、嗜睡等症狀,麝香性辛溫,能開通心竅,振奮心脾,改善兒童精神狀態。
化瘀止痛: 疳積症的病機之一為氣血瘀滯,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麝香行氣活血,能化解瘀血,緩解疼痛,改善兒童腸胃功能。
此外,麝香亦有祛痰的功效,有助於清除積滯,恢復兒童正常食慾。
殺疳保童丸中包含蘆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通便:蘆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兒童疳積往往伴隨發熱、腹脹、便祕等症狀,蘆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作用。
- 殺蟲止癢:蘆薈還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疳積。古籍記載,蘆薈能「殺蟲止癢,治小兒疳積」。
因此,殺疳保童丸中加入蘆薈,可以有效地治療兒童疳積的各種症狀,達到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殺蟲止癢的目的。
「殺疳保童丸」中含有蟾蜍,主要原因如下:
- 蟾蜍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積、止痙之功效。 針對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腹痛腹脹、抽搐等症狀,蟾蜍能清熱解毒,消積化滯,有效緩解病症。
- 蟾蜍毒性較強,需經過嚴格炮製,去除毒性,保留藥效。 古籍記載,蟾蜍需經「去皮、去內臟、去頭、去腳,取其肉」,並以酒、醋、薑等浸泡,才能安全使用。
因此,在傳統醫學觀念中,蟾蜍是一種重要的藥材,其解毒消積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小兒疳積的常用藥材之一。
「殺疳保童丸」方劑中,加入蝸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蝸牛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適用於小兒疳積,症見發熱、煩躁、腹痛、便祕等,以清熱解毒,瀉火通便。
二、滋陰潤燥:蝸牛富含蛋白質、氨基酸、黏液等,能滋陰潤燥,改善小兒因疳積引起的乾燥、便祕等症狀。
綜上所述,蝸牛入「殺疳保童丸」方,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達到治疳積、保童之功效。
中藥方劑[殺疳保童丸]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烈的解毒和殺蟲作用。水銀被用於治療各種外邪毒病,尤其是對於一些難治的疾病,如疳疾,有顯著的療效。然而,水銀的使用需要謹慎,因其毒性較強,不適合長期或過量使用。它的加入目的是在短期內強效解毒,但需注意劑量和使用方式。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殺疳保童丸」主治小兒一切疳證,尤其針對「體瘦皮乾、毛發焦黃、心熱煩躁」等典型疳積症狀。疳積的病因多因脾胃虛弱、食積化熱,或蟲積耗傷氣血,導致形體羸瘦、津液不足而現燥熱之象。此方以清熱解毒、殺蟲消積為主,兼能滋陰潤燥,改善疳熱傷陰所致之體虛燥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熱解毒:
- 青黛、熊膽:清肝瀉火,解熱毒,針對心熱煩躁。
- 鯉魚膽、黑狗膽:苦寒清熱,助退疳熱。
- 蟾頭灰:性寒,傳統用於殺蟲消疳,兼清熱毒。
殺蟲消積:
- 蝸牛(炙黃):古籍載其能治小兒疳疾,可能通過軟堅散結或殺蟲作用。
- 水銀(研棗肉):古代用於殺蟲攻毒,針對蟲積疳證。
滋陰潤燥:
- 蘆薈:清肝通便,瀉熱潤燥,改善腸燥與皮乾。
- 諸膽汁(熊膽、狗膽等):除清熱外,或具生津潤燥之效。
芳香開竅:
- 麝香:醒神開竅,助藥力透達,緩解煩躁,或兼散瘀化滯。
劑型設計:
- 煉蜜為丸:蜂蜜調和藥性,緩和寒毒,適合小兒服用。
- 冷水送服:加強清熱降火之效。
整體邏輯:此方以「清熱殺蟲」為核心,結合「潤燥補虛」,針對疳積化熱、蟲積內生的病機。寒涼藥配伍殺蟲藥,佐以潤燥之品,既祛除病因(熱、蟲),又緩解症狀(燥、瘦)。然水銀毒性需注意古代與現代用法差異。
傳統服藥法
青黛半兩,熊膽1分,黑狗膽1枚,麝香半兩,蘆薈1分,鯉魚膽5枚,蟾頭灰1分,蝸牛1分(炙令黃,為末),水銀1分(以少棗肉研令星盡)。
上件藥以青黛等細研,次下諸膽,研令勻,煉蜜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5丸,以冷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水銀,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殺疳保童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青黛半兩,熊膽1分,黑狗膽1枚,麝香半兩,蘆薈1分,鯉魚膽5枚,蟾頭灰1分,蝸牛1分(炙令黃,爲末),水銀1分(以少棗肉研令星盡)。 主治:小兒一切疳,體瘦皮乾,毛發焦黃,心熱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