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順血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順血散旨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而當歸恰好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達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目的。
- 補血養血: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順血散中,當歸可以與其他補血藥材相配合,起到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效果。
順血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經脈不通、疼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 昇陽舉陷: 川芎氣味芳香,具有升陽舉陷之功。對於氣血不足、陽氣虛弱所致的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等症狀,川芎能補益氣血,提升陽氣,改善症狀。
因此,順血散中加入川芎,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昇陽舉陷,達到治療血瘀阻滯、氣血不足等症狀的目的。
順血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養血柔肝: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使血行通暢,達到順血之效。
- 止痛止痙:白芍也具有止痛止痙的作用,可緩解因瘀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並舒緩肌肉痙攣,進一步促進血液流通,改善瘀血情況。
因此,白芍的加入,既能養血柔肝,又能止痛止痙,有助於順血散整體的功效發揮,達到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療效。
順血散方中加入蒲黃,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蒲黃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之效。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經閉、痛經、產後瘀阻等症狀,蒲黃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利尿通淋: 蒲黃亦具利尿通淋之功,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除瘀血,對於因血瘀導致的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蒲黃在順血散方中可發揮活血化瘀、利尿通淋之效,有助於改善因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順血散方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順血散旨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而澤瀉可協助排除體內濕熱,降低血熱,為方中重要佐藥。
-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 澤瀉利水滲濕,能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黏稠度,有助於改善血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達到活血化瘀之效。
順血散方劑中包含枳殼,其主要原因有二:
- 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痞、散結止痛的功效。順血散為活血化瘀之劑,加入枳殼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 消積導滯: 順血散常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胸腹脹痛、脅肋疼痛等症狀。枳殼具有消食積、導滯氣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積滯,減少瘀血的形成,進而起到輔助活血化瘀的作用。
順血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補氣與活血。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等功效。在順血散中,人參可以補益心脾之氣,改善氣虛血瘀所致的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人參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活血化瘀,進一步達到順暢血流的目的。
因此,人參在順血散中起到補氣活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
順血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瀉熱通便,活血化瘀:大黃味苦寒,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順血散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血脈不通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大黃的加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通便排毒、活血化瘀的治療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順血散中通常還含有其他藥物,如桃仁、紅花、當歸等,這些藥材大多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大黃與這些藥材配伍,相輔相成,能夠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達到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順血散方劑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沉香性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之效。順血散針對血瘀氣滯所致的疼痛,沉香能溫通氣血,緩解血瘀引起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 溫陽散寒:沉香還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能溫暖脾腎陽氣,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沉香在順血散方劑中,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行氣活血、溫陽散寒、止痛的效果,有效改善血瘀氣滯所致的疼痛症狀。
順血散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用於緩解因血瘀阻滯所致的諸般症狀。
茯苓利水滲濕,能排除體內積聚的水濕,有助於改善血行不暢,促進血液流通;健脾寧心,則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心神不安,有助於舒緩血瘀帶來的疼痛、煩躁等症狀。
因此,順血散中加入茯苓,既能利水滲濕,改善血行,又能健脾寧心,緩解症狀,整體增強藥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順血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順血散方劑中常包含一些性味偏寒或熱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緩解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達到藥性平和、安全有效的效果。
二、保護脾胃: 甘草能健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順血散方劑可能因藥性較強,對脾胃有一定負擔,加入甘草可以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順血散 」
中藥方劑「順血散」,乃常用於治療一切金瘡撲損及產後血暈之方劑。
本方由當歸、川芎、白芍、蒲黃、澤瀉、枳殼、人參、大黃、沉香、茯苓、甘草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補血益氣、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之功效,適用於一切金瘡撲損及產後血暈等症狀。
1. 當歸: 性味甘溫,歸脾、肝、心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
2. 川芎: 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3. 白芍: 性味酸、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4. 蒲黃: 性味甘、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瀉、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等功效。
5. 澤瀉: 性味甘寒,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之功效。
6. 枳殼: 性味苦、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7. 人參: 性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8. 大黃: 性味苦、寒,歸脾、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9. 沉香: 性味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10. 茯苓: 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1.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順血散具有補血、活血、消腫止痛之功效,臨牀主要用於治療一切金瘡撲損及產後血暈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芎藭1錢,芍藥1錢,蒲黃1錢,澤瀉1錢,枳殼1錢,人參1錢,大黃1錢,沈香1錢,茯苓1錢,甘草3分,接骨木5錢。
上銼細。
每服2錢,盛入麻布袋,用沸湯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順血散, 出處:《救急選方》卷下。 組成:當歸1錢,芎藭1錢,芍藥1錢,蒲黃1錢,澤瀉1錢,枳殼1錢,人參1錢,大黃1錢,沉香1錢,茯苓1錢,甘草3分,接骨木5錢。 主治:一切金瘡撲損及産後血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