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伏龍肝散」方劑中使用「伏龍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伏龍肝,即為現代藥材「石決明」,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潛陽、散瘀止痛之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頭昏眼花、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口舌生瘡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小伏龍肝散」中其他藥材,如菊花、黃芩、柴胡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伏龍肝與這些藥材配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小伏龍肝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痛: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赤芍,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肝臟鬱熱所致的疼痛,並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
- 活血化瘀: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減輕肝臟的腫脹和疼痛。
總之,赤芍在小伏龍肝散中起到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肝臟的炎症和疼痛,促進其恢復。
小伏龍肝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活血化瘀,養血柔肝: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柔肝的功效。方中因肝鬱氣滯,血行不暢,導致肝臟損傷,當歸能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促進肝臟修復,改善肝功能。
- 補血益氣,調和氣血:當歸能補血益氣,使氣血充盈,改善肝臟氣血不足的狀態,增強肝臟功能,有利於肝臟恢復健康。
小伏龍肝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因氣虛而導致的肝臟疾患,如肝氣鬱結、肝血不足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 升舉陽氣: 黃耆能升舉陽氣,有助於提升肝臟的運化能力,改善肝臟氣血運行不暢的問題,有助於肝臟的修復與恢復。
在中藥方劑「小伏龍肝散」中,使用了犀角作為成分之一。犀角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該方中加入犀角主要是為了增強清熱解毒的功能,對於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如高熱、斑疹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小伏龍肝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為了其 清熱涼血 和 滋陰養血 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除煩止渴,並可滋陰養血,生津潤燥。該方劑中可能存在熱邪上炎,或陰虛火旺的情況,生地黃可有效清熱降火,滋陰降燥,緩解症狀。此外,生地黃還能有效改善因熱邪耗傷津液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伏龍肝散」組成介紹: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
主治功效:
- 五臟經熱:五臟相火亢盛,身體內熱。
- 鼻衄:流鼻血。
- 心胸煩悶:心情煩躁,胸悶、呼吸不暢。
總結: 中藥方劑「小伏龍肝散」,由伏龍肝、赤芍、當歸、黃耆、犀角、生地黃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氣、固表、滋陰、補血等功效,主治五臟經熱、鼻衄、心胸煩悶等症。
傳統服藥法
伏龍肝1兩,赤芍藥1兩,當歸1兩,黃耆1兩,犀角屑1兩,刺薊1兩,生地黃3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2盞,竹茹1雞子大,煎至1盞,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血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流鼻血
相同名稱方劑
小伏龍肝散,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伏龍肝1兩,赤芍藥1兩,當歸1兩,黃耆1兩,犀角屑1兩,刺薊1兩,生地黃3兩。 主治:五臟經熱,鼻衄,心胸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