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薄荷葉4兩,甘草,桔梗2兩半,連翹2兩半,百藥煎2兩(如無,用五倍子),川芎1兩半,訶子(皮)1兩,砂仁1兩,大黃(酒蒸熟)1兩。
上為末,雞子清和。
臨睡噙化。
方劑組成解釋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塞悶生瘡等症狀。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汗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出汗過多。
蟬蛻具有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驚厥、抽搐等症狀。
蛇蛻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塞悶生瘡等症狀。
芒硝具有清熱解毒、通便利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便秘、尿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遵醫囑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龍腦膏, 出處:《誠書》卷六。 組成:蝦蟆膽、冰片(上好者)。 主治:臍風。
龍腦膏,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白龍腦1錢(細研),蕤仁1分(去赤皮),杏仁7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主治:眼胎赤及生瘡,怕見風日。
龍腦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龍腦(細研)半兩,麝香(細研)半兩,膩粉半兩,蕤仁(湯浸,去皮)半兩,黃連(去須)半兩,馬牙消半兩。 主治:小兒眼赤,生翳膜。
龍腦膏, 出處:《誠書》卷十一。 組成:龍腦1字,朱砂1錢,赤茯苓1錢5分,人參1錢5分,鉤藤1錢5分,甘草(炙)1錢5分。 主治:肺疳,鼻下赤爛癢極,發焦揩眼,下血痢。
龍腦膏, 出處:《簡明醫彀》卷四。 組成:薄荷葉4兩,甘草2兩半,桔梗2兩半,連翹2兩半,百藥煎2兩(如無,用五倍子),川芎1兩半,訶子(皮)1兩,砂仁1兩,大黃(酒蒸熟)1兩。 主治:謳歌叫傷及痰火等諸般失首。
龍腦膏,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龍腦半錢,白礬1分(铫子內煉過,煎卻礬汁,泣乾爲度),蟬殼30個(去足,研末,炒),牛黃(研)半字,蛇退皮1條(長2尺,鐵器上煿焦爲度,除下黑者,生者再煿焦,研爲末),元明粉1錢。 主治:小兒風熱,咽喉腫痛,塞悶生瘡,搔頭躁悶,及蟲咬心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