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燻痔立效方中加入蛇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止癢: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癢之功效。痔瘡常因風濕熱邪入侵,導致局部瘙癢、疼痛,蛇蛻能驅散風濕熱邪,減輕不適。
- 活血化瘀: 蛇蛻能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痔瘡周圍瘀血,緩解腫痛。
總之,蛇蛻加入燻痔立效方,可起到祛風止癢、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幫助改善痔瘡症狀。
燻痔立效方中加入蟬蛻,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
蟬蛻,又稱「蟬衣」,性涼味甘,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退翳明目、解毒消腫的功效。
對於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瘙癢等症狀,蟬蛻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痔瘡的不適,達到燻痔立效的效果。
燻痔立效方中的白礬,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成分,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鋁鉀,具備收斂、止血和消腫的功效。在痔瘡的治療中,白礬被用以降低炎症,減少局部血管的充血,從而達到緩解疼痛和不適的效果。此外,白礬對於局部組織的修復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幫助痔瘡的癒合。這種藥材在傳統中藥中已有悠久歷史,經典文獻中多次提及其治療效果。
在燻療的過程中,白礬的特性可以促進熱氣的上升,幫助清除腸道內的濕氣,進一步減輕痔瘡的症狀。由於其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效果,使用後能有效預防繼發感染。此外,白礬的良好收斂作用有助於縮小腫脹的痔核,進而緩解患者的不適。因此在燻痔立效方中,白礬的選用是基於其多重療效,使其成為治療痔瘡的有效輔助藥材。
燻痔立效方中加入皁莢,主要是利用其 潤腸通便 的功效。
皁莢性寒,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滯 的作用。燻痔時,皁莢的藥性可透過煙霧滲入肛門,軟化糞便、促進排便,緩解便祕引起的痔瘡疼痛和出血。此外,皁莢還有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以幫助消炎止痛,改善痔瘡炎症。
總而言之,燻痔立效方中加入皁莢,可以有效地 緩解便祕、促進排便、消炎止痛,達到治療痔瘡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燻痔立效方」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劑組成
「燻痔立效方」主要由以下四味中藥組成:
- 蛇蛻: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
- 蟎蛻:具有疏風清熱、明目退翳之效用。
-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
- 皁莢: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用。
主治功效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燻痔立效方」主治「痔瘻久不瘥者」,明確指出本方適用於治療經久不癒的痔瘡和瘻管。此方以「燻痔」為名,暗示其使用方式可能涉及局部外用或燻洗。
治療原理分析
針對痔瘡、瘻管的病機
痔瘡與瘻管多因濕熱蘊結、氣滯血瘀所致,臨牀表現多見局部紅腫、疼痛、滲液,甚至流膿。病程日久,則易致陰傷血虛,病情反覆。
方劑藥理分析
本方四味藥物,皆具清熱解毒之功,其中:
- 蛇蛻、白礬、皁莢:皆可清熱解毒,其中蛇蛻與皁莢更具消炎止痛、殺蟲止癢之能,能有效消除局部炎症,緩解疼痛瘙癢,並可針對局部感染起到抑制作用,其殺蟲功效對於可能由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瘻管亦有治療作用。白礬更具燥濕之性,有助收斂瘡口,減少滲液。
- 蟎蛻:雖主要用於明目退翳,但在本方中,其疏風清熱的特性,可能有助於疏散局部鬱結的風熱,且《本草綱目》亦有記載蟎蛻能治“疔瘡腫痛”,亦可佐助本方療效。
- 整體作用機制:本方四藥合用,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消炎止痛,並兼具殺蟲之功,多管齊下,針對痔瘻的濕熱蘊結、氣滯血瘀病機,可有效緩解症狀,促進瘡口癒合,故能治療久不癒合的痔瘡及瘻管。
外用劑型分析
《聖濟總錄》中明確記載需將藥物研磨成粉,並以生油、黃蠟熬製成膏。此舉可將藥物有效成分融於油膏中,方便局部敷貼,使藥效持久而深入病竈。膏藥之劑型,一方面可保護創面,另一方面,藥物可通過皮膚吸收,發揮局部藥理作用,故能「貼瘡甚驗」。
總結
「燻痔立效方」以蛇蛻、蟎蛻、白礬、皁莢四味藥物組成,針對痔瘻的濕熱蘊結、氣滯血瘀病機,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消炎止痛、殺蟲止癢為治療原則,外用膏劑,可有效治療久不癒合的痔瘡及瘻管。
傳統服藥法
蛇蛻4兩(細剪令碎),蟬蛻4兩(細剪令碎),白礬(生研)1兩,皂莢2梃(為末)。
上四味拌勻,分為六帖。
每用一帖,瓷碗內如燒香法,盛入桶內,燒令煙出,就上坐熏之,煙盡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熏痔立效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蛇蛻4兩(細剪令碎),蟬蛻4兩(細剪令碎),白礬(生研)1兩,皂莢2梃(爲末)。 主治:痔瘻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