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散

BI J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大腸經 33%
肝經 20%
膀胱經 6%
脾經 6%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比金散

組成:皂刺、皂莢、白礬。

功效止血、收斂。

主治腸風下血痔漏

腸風下血是指大便帶血,痔漏是指肛門流血。比金散具有止血、收斂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及痔漏。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比金散,治腸風下血,痔漏。
  2. 醫林纂要》:比金散,止血收斂。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皂刺收斂止血可以收斂止血,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及痔漏。
皂莢收斂止血可以收斂止血,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及痔漏。
白礬收斂止血、燥濕化痰可以收斂止血,燥濕化痰,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及痔漏。

傳統服藥法


蝟皮1個,皂角刺2兩(月盍),藤子1個(去瓤,銼碎,別研為末),豬牙皂角1兩,白礬0.5兩。除(月盍)藤子外,上4味入瓷瓶內,鹽泥封固,候乾,先以小火燒令煙出,方用大火煅令煙盡為度,取出攤冷,為細末,入(月盍)藤子末和勻。
每服1大錢,空心食前溫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皂刺、皂莢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燥濕化痰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可以起到止血、收斂的功效,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及痔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嘔吐胃腸出血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比金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檳榔不以多少。 主治:瘰癧方破。

比金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蜀葵葉(夏月收者,焙乾)。 主治:久痔。

比金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 組成:雄黃不拘多少。 主治:去風蚛。主治:牙疼不止。

比金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八引《肘後方》。 組成:黃柏2兩(塗蜜)。 主治:吐血熱極,並嘔血。

比金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組成:白僵蠶(直,用生者)、蛇蛻皮(燒灰)各等分。 主治:咽喉閉塞不通。

比金散,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三。 組成:蝟皮1個,皂角刺2兩(月盍),(月盍)藤子1個(去瓤,銼碎,别研爲末),豬牙皂角1兩,白礬半兩。 主治:腸風下血及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救急稀涎散

相似度 80%

巨勝七寶丸

相似度 75%

神仙墜痰丸

相似度 66%

神丹

相似度 60%

稀涎千缗湯

相似度 57%

硼砂散

相似度 57%

秘傳奪命丹

相似度 57%

熏痔立效方

相似度 57%

聖丸子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