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搐鼻如聖散方中包含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竅開竅:皁莢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通竅開竅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閉塞鼻竅、鼻塞不通、流涕不止等症,皁莢可起到疏風散寒、通鼻竅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改善鼻塞症狀。
- 消炎止痛:皁莢亦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可用於治療鼻腔炎症,例如鼻炎、鼻竇炎等。其清熱解毒的特性,可抑制炎症反應,減輕鼻腔疼痛和腫脹,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消炎效果。
搐鼻如聖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鼻出血,尤其適用於鼻黏膜破裂、血管破損導致的鼻出血。
- 燥濕止癢:白礬亦有燥濕止癢之效,能有效緩解因鼻腔濕熱、外邪侵襲引起的鼻癢、鼻塞等症狀。
因此,白礬在搐鼻如聖散中發揮著收斂止血、燥濕止癢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鼻部相關疾病。
搐鼻如聖散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解毒殺蟲: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之效。方劑中加入雄黃,可針對鼻竅內毒素、蟲毒進行驅散,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效果。
- 通竅止癢:雄黃亦能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方劑中加入雄黃,可促進鼻腔血液循環,消除鼻腔炎症,進而緩解鼻癢、鼻塞等症狀。
因此,搐鼻如聖散中加入雄黃,可有效針對鼻腔病症,達到清熱解毒、通竅止癢的效果。
「搐鼻如聖散」方劑中包含藜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通利鼻竅:藜蘆性辛溫,味苦,入肺經,有開竅醒神、通利鼻竅之效。對於鼻竅不通、嗅覺失靈、昏迷不醒等症狀,藜蘆能有效改善。
- 祛風止痙,鎮靜止搐:藜蘆亦具祛風止痙、鎮靜止搐之效。對於因風邪入腦、痰濁阻竅導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藜蘆能起到舒筋活絡、平息痙攣的作用。
總之,藜蘆在「搐鼻如聖散」中,發揮開竅醒神、通利鼻竅,以及祛風止痙、鎮靜止搐的功效,用於治療鼻竅不通、嗅覺失靈、昏迷不醒、抽搐、痙攣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搐鼻如聖散」主治功效分析
「搐鼻如聖散」一方,出自《成方切用》,其組成包含皁莢、白礬、雄黃、藜蘆四味藥材。此方主治「纏喉急痹,牙關緊閉」,乃屬急重之症。透過分析各藥之性味歸經與主治,可深入瞭解本方治療原理。
藥材分析:
- 皁莢: 性溫,味辛,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腫散結之功。於此方中,皁莢主要作用於清解喉部之熱毒,並可化解痰涎,以利咽喉氣機之暢通,緩解痹阻。
- 白礬: 性寒,味酸澀,歸肺、脾、肝、大腸經。具燥濕止帶、收斂止汗、清熱解毒之效。在此方中,白礬主要功能在於燥濕化痰,收斂因熱毒侵襲而產生的腫脹,並可清解局部熱毒,共同作用以消除咽喉痹塞。
- 雄黃: 性溫,味辛,歸肝、胃經。有殺蟲解毒、燥濕祛痰、止血之功。於此方中,雄黃取其解毒殺蟲之效,可針對纏喉痹阻之邪毒。同時,其燥濕祛痰之性,可輔助他藥化解痰涎,改善呼吸困難。
- 藜蘆: 性寒,味辛,有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痛之效。藜蘆在此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針對咽喉部因邪毒侵襲而造成的紅腫熱痛。
治療原理:
纏喉急痹,牙關緊閉,多因熱毒蘊結咽喉,氣機痹阻,痰涎壅盛所致。「搐鼻如聖散」以辛溫之皁莢、雄黃,佐以寒涼之白礬、藜蘆,共奏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消腫止痛之效。
- 清熱解毒: 皁莢、白礬、藜蘆、雄黃皆具清熱解毒之功,四藥合用,可有效清除咽喉之熱毒,為緩解痹阻之首要關鍵。
- 化痰散結: 皁莢、白礬、雄黃皆有化痰之效,可使壅塞之痰涎得化,氣機得以疏通,使喉痹得以緩解。
- 消腫止痛: 白礬、藜蘆具消腫止痛之效,可減輕因熱毒所致之咽喉紅腫疼痛,進而緩解牙關緊閉之症狀。
本方用法為「為末搐鼻」,即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吹入鼻中。此法可使藥力直達病所,發揮藥效更為迅速,對於急重之證,可謂是快捷有效。透過引藥上行,達到清利咽喉,疏通氣機之目的。
總結:
「搐鼻如聖散」為針對纏喉急痹、牙關緊閉之重症而設之方。其以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消腫止痛為治療原則,通過四味藥材的相互配合,達到緩解症狀、治癒疾病的目的。此方用藥精簡,直達病所,可謂是中醫治療急重證的經典範例。
傳統服藥法
皂角(去皮弦,炙)、白礬、雄黃、藜蘆。
上為末。
搐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搐鼻如聖散, 出處:《成方切用》卷三。 組成:皂角(去皮弦,炙)、白礬、雄黃、藜蘆。 主治:纏喉急痹,牙關緊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