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蛻散

SHE T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斑疹備急》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脾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蛇蛻散

組成:馬勃、皂莢、蛇蛻。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

文獻參考:《本草綱目》:「馬勃,味辛、苦,有小毒,入肺、胃經。主治癰腫疔瘡喉痹目赤腫痛、翳膜、白膜、目生珠子。」

本草經疏》:「皂莢,苦辛,有小毒,入肺、大腸經。主治風熱咳嗽,喉痹,目赤腫痛,翳膜,白膜,目生珠子。」

本草備要》:「蛇蛻,辛、苦,有毒,入肺、肝經。主治目赤腫痛,翳膜,白膜,目生珠子。」

傳統服藥法


蛇蛻皮。

方劑組成解釋


馬勃性味辛、苦,有小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皂莢性味苦、辛,有小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蛇蛻性味辛、苦,有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用於治療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瘧疾白帶麻疹子宮頸炎皮疹紅疹咽喉痛舌頭僵硬,活動不靈幼兒重舌

相同名稱方劑


蛇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四。 組成:蛇蛻(燒灰)。 主治:小兒諸瘧。

蛇蛻散, 出處:《小兒痘疹方論》。 組成:蛇蛻2錢(爲末),瓜蔞仁5錢(研爛)。 主治:痘毒目翳。

蛇蛻散, 出處:《斑疹備急》。 組成:馬勃1兩,皂莢子2-7個,蛇蛻皮(全者1條)。 主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

蛇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組成:蛇皮1兩半(白者),露蜂房半兩,亂發1團(如雞子大,童子者妙)。 主治:疔腫。

蛇蛻散, 出處:《醫統》卷八十三。 組成:蛇蛻1條(燒存性),枯礬1兩,黃丹1兩,扁蓄1兩,藁本1兩,硫黃半兩,荊芥穗半兩,蛇床子半兩。 主治:婦人陰瘡。

蛇蛻散, 出處:《得效》卷十四。 組成:烏蛇蛻1條,蟬蛻2-7個,血餘1握。 主治:妊娠欲産時,不肯伸舒行動,多是曲腰眠卧忍痛,兒在腰中,不能得轉,故腳先出,謂之逆生,須臾不救,母子俱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龍衣散

相似度 100%

淨心散

相似度 66%

二蛻散

相似度 57%

熏痔立效方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