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內託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黃耆內託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肢體疼痛等症,而川芎的加入可以幫助散寒止痛,改善痺痛症狀。
- 促進藥物流通: 川芎能促進藥物流通,使黃耆等補益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部位,提高藥效。同時,川芎還能緩解黃耆補氣過度可能引起的壅滯之弊,使藥力更平和、有效。
黃耆內託湯中包含當歸,其原因主要在於:
- 補血調經: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與黃耆補氣固表相輔相成,共奏補氣養血、調和氣血之效。
- 活血化瘀:黃耆內託湯中多用於治療氣虛血瘀證,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配合黃耆補氣,共同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治療目的。
黃耆內託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 黃耆內託湯以補氣健脾為主,但氣機不通則難以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可疏通氣機,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補氣之力強,但容易助熱,可能引起口乾舌燥等症。陳皮性微涼,能緩解黃耆的溫燥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過於燥熱,提高藥物安全性。
黃耆內託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脾健脾: 白朮性溫味甘,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黃耆一同使用,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升補氣效果,更有效地將補氣藥物送達全身,使補氣效果更佳。
- 固表止汗: 白朮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與黃耆的補氣功效相輔相成,可有效防止氣虛所致的汗出不止,進一步提高補氣效果,使補益作用更加穩固。
因此,黃耆內託湯中加入白朮,不僅能增強補氣功效,更能加強固表止汗,使補氣效果更全面、更穩定。
黃耆內託湯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升免疫功能,對於脾氣虛弱、氣虛乏力、易患外感等症狀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而內託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外感,故以黃耆補氣固表,增強抵抗力,防止病邪侵襲。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和,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物發揮最佳療效。內託湯中其他藥物如防風、葛根等,多偏寒涼,黃耆可緩解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黃耆內託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緩解黃耆燥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容易耗傷津液,出現口乾舌燥等不適。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緩解黃耆的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過於燥熱。
二、調和藥性: 黃耆補氣固表,白芍養血柔肝,二者相配,可以使補氣而不燥烈,養血而不滋膩,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更利於整體調理。
黃耆內託湯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絡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方中黃芪補氣升陽,穿山甲則通經活血,二者相輔相成,可達通絡止痛、消腫排膿之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癰疽腫毒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 穿山甲善於走竄,能活血化瘀,解除血脈瘀阻,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深入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耆內託湯中使用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皁刺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黃耆內託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內陷、癰疽瘡瘍等症,皁刺可以清熱解毒,消散膿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 活血化瘀,通經絡: 皁刺還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在治療癰疽瘡瘍時,皁刺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加速傷口癒合。
黃耆內託湯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燥濕化痰的功效。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消積導滯,降逆止嘔,對於痰濕內阻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檳榔還具有殺蟲的作用,對於某些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病症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黃耆內託湯中,檳榔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更好地發揮其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黃耆內托湯】
【組成】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穿山甲: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 皁刺: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檳榔:破滯、辛能散邪,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
【主治】
瘡毒已經形成,紅亮光澤欲化膿,不必內服消散的。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
【注意】
- 孕婦慎用。
- 瘡毒已破潰者禁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黃耆內托湯】
由川芎、當歸、陳皮、白朮、黃耆、白芍、穿山甲、皁刺、檳榔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破血消癥、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瘡毒已經形成,紅亮光澤欲化膿,不必內服消散的。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當歸1錢,陳皮1錢,白朮1錢,黃耆1錢,白芍1錢,山甲1錢,皂刺1錢,檳榔3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黃耆內托湯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期間,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內托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三。 組成:川芎1錢,當歸1錢,陳皮1錢,白朮1錢,黃耆1錢,白芍1錢,山甲1錢,皂刺1錢,檳榔3分。 主治:臟毒已成,紅色光亮欲作膿,不必內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