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宣托裏散為一方經典的中醫處方,其組成精妙,旨在治療各種因外感風寒或內傷虛弱所致之病症。此方中含有人參這一味珍貴的中藥材,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等功效。在十宣托裏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提升正氣,使患者能夠更好地抵抗疾病。此外,對於一些病後體虛或是長期慢性病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的情況,人參也能發揮其獨特的補益作用,促進康復。總體而言,人參在十宣托裏散中的應用,強調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通過補足體內正氣,從而達到治療與預防疾病的目的。
十宣託裏散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十宣託裏散主要針對外感風寒、邪氣入侵、氣虛表弱所致的疾病,而黃耆能補益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固護表防,使邪氣無法深入。
- 託毒外出:黃芪具有託毒生肌的作用,可以將體內積聚的毒素向外排出,避免毒素在體內蔓延。十宣託裏散中常配合其他具有解毒、消腫作用的藥材,與黃芪共同發揮作用,促進毒邪向外透發,達到治病的目的。
十宣託裏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滲濕: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十宣託裏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發熱、邪熱內陷之症,茯苓可利水滲濕,使體內濕熱之邪得以排除,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二、健脾益氣: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安神的作用。外感發熱常伴隨脾胃功能失調,茯苓可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加速病邪的清除,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十宣託裏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止血安神: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能緩解因熱毒入血、血虛生風導致的疼痛、出血症狀,並安撫心神,使患者安靜休息,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十宣託裏散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而白芍則能緩和這些藥材的燥性,避免傷陰,同時還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痛止血的功效。
十宣託裏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活血,疏通經絡: 川芎味辛溫,入肝、心包經,具有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十宣指位於手指末端的穴位,與經絡密切相關,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的流通,進而達到疏散內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2. 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十宣託裏散中多包含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藥物,川芎則可輔助這些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避免藥物寒涼過度,對身體造成負擔。
「十宣託裏散」方劑中,加入「當歸」的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當歸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的消散。十宣穴位多用於治療熱病、神昏、抽搐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伴隨有血液循環障礙。
- 補血養血: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提高機體抵抗力。對於熱病耗傷氣血、神昏抽搐等情況,當歸能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
總而言之,當歸在「十宣託裏散」中,一方面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另一方面可以補益氣血,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十宣託裏散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益氣,助藥力達裏:白朮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十宣託裏散主要用於治療內熱壅盛、表邪不解之病症,白朮可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正氣,使藥力更容易到達病所,提高療效。
二、和中調氣,協調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石膏、知母等寒涼藥性較強,白朮能起到和中調氣的作用,避免寒涼藥傷及脾胃,使藥性更為平和,利於疾病的康復。
十宣託裏散中加入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通經絡,引毒外出: 皁刺性味苦辛,歸肺、胃經,具有解毒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十宣穴位於手指末端,為經脈之末,是人體氣血流通的重要關節。皁刺可通過疏通經絡,將體內毒素引導至十宣穴排出,達到解毒排毒的作用。
2. 改善局部症狀: 十宣託裏散多用於治療外感熱毒、風熱感冒等病症,患者常伴有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皁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狀,緩解病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十宣托裏散」是由八種中藥材組成,分別是人參、黃耆、茯苓、白芍、川芎、當歸、白朮、皁刺。這八種中藥材各具功效,有補氣、固表、祛風、散寒、止咳、平喘、利水、滲濕等作用。
十宣托裏散最早記載於「太平聖惠方」,為治痘瘡之要藥。由人參、黃耆、茯苓、白芍、川芎、當歸、白朮、皁刺組成。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作用。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皁刺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其驅蟲殺蟲功效可治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止咳化痰功效可以緩解咳嗽症狀,排膿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癰瘡、腫毒、乳癰等,散風熱功效可以治療風熱瘡疹、扁桃體炎等疾病,祛風除濕功效可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功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瘍腫毒,消腫止痛功效可治療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中藥方劑「十宣托裏散」的主要功效有:
- 補氣固表,增強免疫力
- 祛風散寒,緩解感冒症狀
- 止咳平喘,緩解呼吸道疾病
- 利水滲濕,緩解水腫
- 健脾胃,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 補血活血,緩解貧血癥狀
-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系統功能
- 消腫止痛,緩解疼痛症狀
十宣托裏散為一中醫經典方劑,具有補氣、固表、祛風、散寒、止咳、平喘、利水、滲濕等作用。臨牀上,十宣托裏散常被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咳嗽、氣喘、水腫等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托裏固表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宣托裏散,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組成:人參、黃耆、茯苓、白芍藥、川芎、當歸、白朮、皂角刺。 主治:小兒痘毒,流註於兩肩臂,痘瘡如麩,薄而少神,粘著不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