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悸飲

DING J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腎經 15%
心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1%
膽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定悸飲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效。心悸多因心脾兩虛,神氣不足所致,茯苓能補益心脾,使心氣充足,神志安定,從而達到寧心安神,緩解心悸的作用。
  2. 利水滲濕: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去除體內濕邪,使心氣通暢,心神安定。心悸也可能因體內濕氣過重,阻礙心氣運化而引起,茯苓能利水滲濕,使心氣通暢,從而改善心悸症狀。

定悸飲中包含桂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心陽,化解寒凝: 定悸飲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心慌、胸悶等症,多因心陽不足,寒凝心脈所致。桂枝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溫通心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溫煦心陽,驅散心脈寒凝,改善心悸症狀。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心血不足,進而減輕心悸症狀。

綜上所述,桂枝在定悸飲中可溫通心陽,化解寒凝,同時又可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是治療心悸的重要藥材。

定悸飲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減少水濕停滯所致的心悸。另一方面,白朮還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消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心悸伴隨的浮腫等症狀。

因此,白朮在定悸飲中起到補益脾胃,化濕利水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改善心悸症狀。

定悸飲中包含牡蠣,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

牡蠣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重鎮安神之效,能平息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牡蠣亦能平肝潛陽,對於肝陽上亢導致的心悸、頭暈、煩躁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在定悸飲中加入牡蠣,可以起到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作用,幫助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使心神安定,達到治療目的。

定悸飲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針對心悸的原因進行治療。

  1. 溫中散寒:心悸常因心陽不足、寒氣內侵所致,吳茱萸性溫,可溫暖心陽,驅散寒邪,改善心氣虛寒所致的心悸症狀。
  2. 降逆止嘔:心悸亦可因脾胃虛弱,氣機逆亂,上逆心胸所致,吳茱萸能降逆止嘔,調節脾胃功能,緩解氣機逆亂,進而改善心悸。

因此,定悸飲中加入吳茱萸,旨在溫陽散寒、降逆止嘔,從根源上解決心悸病因,達到治療目的。

定悸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定悸飲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涼或偏燥熱,甘草能起到中和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頗,使藥效更平和穩定。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脾、緩解心悸、安神定志等作用。與定悸飲中的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其整體療效,使心悸症狀得到更有效的緩解。

主治功效


定悸飲,由茯苓、桂枝、白朮、牡蠣、吳茱萸、甘草等組成,具有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的功效,適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狀。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牡蠣,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牡蠣入腎經,具有滋補腎陰、益精養髓之功,故可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牡蠣性微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牡蠣入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降逆之功,故可用於脾虛胃弱、胃痛嘔吐等症。另外,牡蠣還具有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定悸飲,諸藥合用,具有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的功效,適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李根皮1錢2分,茯苓1錢,桂枝1錢,白朮1錢,牡蠣1錢,吳茱萸5分,甘草少許。
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氣從少腹起上衝咽喉

相同名稱方劑


定悸飲,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五。 組成:李根皮1錢2分,茯苓1錢,桂枝1錢,白朮1錢,牡蠣1錢,吳茱萸5分,甘草少許。 主治:奔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