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膏

定喘膏

DING CHU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脾經 20%
胃經 15%
大腸經 13%
心經 9%
膀胱經 3%
腎經 2%
肝經 2%
膽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喘膏中加入麻油,主要原因有二:

  1. 潤滑作用: 麻油具備良好的潤滑性,能使膏藥更容易塗抹於患處,並幫助藥物成分滲透至皮膚,提升藥效。
  2. 溫通經絡: 麻油性溫,具備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緩解氣喘症狀。

此外,麻油的香氣也能舒緩患者緊張情緒,幫助其放鬆身心,進一步達到改善氣喘的效果。

定喘膏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潤肺止咳,緩解呼吸道炎症:蜂蜜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肺氣不降、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其黏稠的特性可覆蓋呼吸道黏膜,形成保護層,緩解炎症和刺激,幫助止咳。
  2. 增強藥效,改善口感:蜂蜜可以增加藥物的黏稠度,使其更易於塗抹在患處,並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同時,蜂蜜的甜味可以掩蓋中藥的苦味,改善口感,提高患者的服藥意願。

定喘膏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其辛溫之性可溫肺散寒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肺經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此外,生薑還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對於因風寒外襲所致的咳嗽、氣喘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定喘膏中加入生薑,可以起到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定喘膏中加入紫菀,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

紫菀味辛、苦,性溫,歸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因肺氣不足,痰濁阻肺導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紫菀還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減輕呼吸道炎症,進一步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症狀。

定喘膏中包含麻黃,主要源於其宣肺解表、平喘止咳的功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發汗散寒、宣肺通竅,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喘咳,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麻黃可以擴張支氣管,改善氣道阻力,緩解喘息;同時,其發汗解表作用,可以驅散寒邪,減少肺氣鬱滯,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因此,在一些以寒邪客肺、肺氣閉塞為主要病因的咳嗽、哮喘方劑中,麻黃常被選用。

定喘膏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止咳化痰: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其所含的苦杏仁苷在體內分解後,能起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對於咳嗽痰多、喘息氣促的症狀有較好療效。
  2. 清熱解毒: 杏仁亦具清熱解毒功效,能清肺熱、解毒散結,有助於緩解因肺熱導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因此,杏仁在定喘膏方劑中起到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狀。

定喘膏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止咳: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之功效。其宣肺作用可通暢肺氣,利於氣機升降,緩解肺氣鬱結所致的喘息。
  2. 利氣降逆:桔梗能利氣降逆,對於因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多等症狀有輔助療效。其利氣作用可幫助肺氣下降,止咳化痰。

總而言之,桔梗在定喘膏方劑中起到宣肺止咳、利氣降逆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喘息等症狀。

定喘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辛溫發散、宣肺止咳的藥理作用。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咳、通鼻竅等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肺經所致的咳嗽、哮喘,細辛可以溫肺散寒,宣肺止咳,緩解氣喘症狀。

此外,細辛還具有通鼻竅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鼻塞所致的呼吸困難,進一步達到定喘的效果。因此,細辛是定喘膏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溫肺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定喘膏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哮喘多因痰濕阻肺,氣機不利而發作,半夏能化解痰濕,使氣道通暢,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降逆止嘔:半夏亦能降逆止嘔,對於痰濕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也能起到緩解作用。哮喘發作時,患者常伴有胸悶氣短、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可以同時解決多個症狀,提高藥效。

定喘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益氣補肺,增強抵抗力: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哮喘患者多伴有氣虛,容易疲乏、呼吸短促,人參可補益肺氣,增強抵抗力,改善呼吸功能。

二、扶正固本,減少發作: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減少哮喘發作的頻率和程度。對於反覆發作、體虛易感的患者,人參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抗病能力,減少哮喘反覆發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喘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哮喘」,為古代用於緩解氣逆喘咳的膏方。哮喘在中醫理論中多與肺氣壅滯、痰飲內阻或外邪襲肺有關,其發作時氣道痙攣、痰鳴有聲,此膏以「定喘」為名,主要針對氣喘咳逆之症,透過宣肺、化痰、扶正等方式達到平息喘咳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主攻方向)

    • 麻黃:辛溫宣散,開宣肺氣而平喘,為治喘要藥,尤擅解表邪所致之氣逆。
    • 杏仁:苦降肺氣,與麻黃一宣一降,協調肺氣肅降,緩解氣道壅塞。
    • 紫菀: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針對痰阻氣道之證。
  2. 臣藥(輔助君藥)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氣,化解內生痰濕之壅滯。
    • 細辛:辛溫走竄,溫肺化飲,助麻黃散寒邪,開竅逐痰。
    • 桔梗:宣肺祛痰,載藥上行,加強宣發之力。
  3. 佐使藥(調和與扶正)

    • 生薑汁:溫中止嘔,散寒化痰,輔助麻黃、細辛驅散表邪。
    • 人參:補益肺脾之氣,扶正固本,防宣散過度耗傷正氣。
    • 麻油、蜜:潤滑腸道以通腑(肺與大腸相表裡),兼能緩和諸藥辛燥之性,蜜更能潤肺止咳。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機理

  • 宣降並行:麻黃宣發肺氣,杏仁肅降肺逆,一升一降,恢復肺臟氣機升降。
  • 痰氣同調:半夏、紫菀化痰,細辛溫化寒飲,桔梗開提痰濁,共解痰阻氣道之弊。
  • 攻補兼施:人參補氣防耗傷,麻油、蜜潤燥護陰,契合哮喘久病易虛的特點。
  • 劑型特色:膏劑慢熬,使藥性緩和持久,臨睡前服用可夜間鎮喘,符合「急症緩治」思路。

總結
此方結合「散寒宣肺、化痰降氣、扶正潤燥」三大方向,針對哮喘發作期外寒內飲、肺氣上逆的病機,體現中醫「標本兼顧」的辨證思維。通過藥物協同作用,疏通氣道、化解痰濁,同時保護正氣,緩解喘咳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麻油1兩,蜜2兩,生薑自然汁半兩,紫菀酌量,麻黃酌量,杏仁酌量,桔梗酌量,細辛酌量,半夏酌量,人參酌量。
定喘。
慢火熬成黑漆,臨睡服二三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定喘膏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2. 定喘膏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3. 定喘膏不宜在飯前服用,以免影響消化。
  4. 定喘膏不宜在空腹服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適。
  5. 定喘膏不宜在睡前服用,以免影響睡眠。

相關疾病


氣喘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定喘膏, 出處:《赤水玄珠》卷七。 組成:麻油1兩,蜜2兩,生薑自然汁半兩,紫菀酌量,麻黃酌量,杏仁酌量,桔梗酌量,細辛酌量,半夏酌量,人參酌量。 主治:定喘。主治:哮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