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肺止嗽膏

潤肺止嗽膏

RUN FEI ZHI SO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脾經 17%
胃經 15%
大腸經 14%
膀胱經 5%
肝經 5%
心經 5%
腎經 2%
膽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肺止嗽膏中添加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潤肺止咳:蜂蜜性平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肺燥引起的咳嗽,蜂蜜可以滋潤肺燥,化痰止咳。

二、增進藥效:蜂蜜可以作為藥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例如,蜂蜜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緩解藥物的苦味,使其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時也能提高藥物的滲透性和吸收率,達到更好的療效。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發散的特性,達到以下目的:

  1. 溫肺散寒:生薑性溫,可溫暖肺經,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入侵肺經所引起的咳嗽、痰多、畏寒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止咳化痰:生薑中的薑辣素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能促進氣管分泌,稀釋痰液,利於咳出,對於痰多粘稠的咳嗽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生薑與其他潤肺止咳藥材配合使用,能夠增強藥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紫菀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含有揮發油、紫菀酮等成分,能夠促進呼吸道分泌,稀釋痰液,有助於排出痰液,同時也能緩解氣管痙攣,達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因此,在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紫菀,可以有效地緩解肺燥咳嗽、痰多難咳等症狀,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潤肺止嗽膏中包含麻黃,主要是基於麻黃的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利水之功效。潤肺止嗽膏以潤肺止咳為目的,而麻黃宣肺止咳,有助於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然而,麻黃性溫,發汗力強,若體虛汗多者不宜使用。因此,潤肺止嗽膏中添加麻黃需謹慎,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其油脂豐富,能滋潤肺燥,緩解咳嗽乾咳;而其苦味可降氣止咳,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亦有良好療效。

因此,在潤肺止嗽膏中加入杏仁,有助於潤肺止咳,緩解咳嗽症狀,並改善肺部乾燥、痰液不易咳出的情況。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辛溫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細辛性溫,入肺經,能溫肺散寒,宣通肺氣,對於寒邪客肺、肺氣不利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細辛還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咳嗽、疼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細辛,可以更好地達到溫肺散寒、宣肺止咳的目的,提高藥效。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其宣肺、利咽、排膿的功效。

桔梗性平味辛,入肺經,其宣肺利氣,能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從而止咳化痰;利咽開音,能緩解咽喉腫痛,有助於痰液排出;排膿消腫,可化解肺部積痰,促進痰液的稀釋和排出。

因此,桔梗在潤肺止嗽膏中起到宣肺利氣、止咳化痰、利咽開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達到潤肺止嗽的效果。

潤肺止嗽膏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在於訶子的藥性:

  1. 收斂止咳: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肺經,具有收斂止咳的功效。其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尤其對於燥熱咳嗽、肺燥咳嗽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潤肺生津:訶子亦具潤肺生津之效。在潤肺止嗽膏中,訶子可滋潤肺燥,生津止渴,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因此,訶子在潤肺止嗽膏中起到收斂止咳、潤肺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咳嗽、肺燥等症狀。

潤肺止嗽膏中加入白礬,是基於其收斂止咳、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收斂、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肺熱燥咳、痰多黏稠、皮膚瘙癢等症狀,白礬可起到收斂肺氣、止咳化痰、止癢止痛的作用。

此外,白礬還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有效預防感染,進一步加強潤肺止嗽膏的療效。因此,白礬的加入,有助於潤肺止嗽膏更好地發揮止咳化痰、潤肺止癢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肺止嗽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咳嗽」,尤其適用於肺氣不宣、痰濁內阻或肺燥津傷所致之咳喘。從劑型與用藥來看,膏方偏重潤肺化痰、止咳平喘,可能適用於以下證型:

  1. 風寒伏肺,久咳傷津:方中麻黃、細辛散寒,紫菀、杏仁潤肺降氣,蜂蜜、生薑汁滋潤調和,適合外感風寒後餘邪未清,兼肺津不足之慢性咳嗽。
  2. 痰濁郁肺,肺失肅降:桔梗、訶子、枯礬歛肺祛痰,尤其枯礬燥濕化痰,針對痰多黏稠或咳痰不爽之症。
  3. 小兒虛咳:劑量標明小兒用量,推測可能用於小兒肺氣虛弱、反覆咳嗽者,以膏方緩調。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藥物配伍分析
  • 宣散風寒

    • 麻黃(2錢):開宣肺氣,散寒平喘。
    • 細辛(2錢):溫肺化飲,助麻黃解表逐邪。
    • 生薑汁(半兩):散寒和中,兼制其他藥物寒性。
  • 潤肺化痰

    • 紫菀(2錢):潤肺下氣,化痰止咳。
    • 杏仁(2錢):降氣平喘,潤腸通便(助肺與大腸相表裏)。
    • 蜂蜜(2兩):甘潤養肺,緩和藥性,與清油共滋陰潤燥。
  • 歛肺止咳

    • 訶子(2錢):收斂肺氣,止咳平喘,針對久咳氣耗。
    • 桔梗(2錢):宣肺祛痰,載藥上行,與訶子一宣一歛,調節氣機。
  • 燥濕化痰

    • 枯礬(2錢):性燥,善化痰涎,針對痰濕壅肺或痰黏難咯者。
(2)製法與劑型作用
  • 多次煎煮濃縮:三煎合藥,去渣取精,強化藥物協同作用。
  • 膏方特性:蜂蜜、清油與薑汁熬膏,潤肺滋陰同時兼顧散寒,適合長期調理慢性咳嗽,尤其肺燥或痰濕交雜者。
  • 夜間服藥:「臨臥服用」順應人體夜間陰氣盛、肺氣需潤的生理特點,增強藥效。
(3)治療原理

全方結合「宣、潤、收、化」四法:

  • 宣散(麻黃、細辛)解表邪,潤養(蜜、油、紫菀)滋肺陰,
  • 收斂(訶子、枯礬)防肺氣耗散,化痰(桔梗、杏仁、枯礬)祛內生之痰濁。
    適用於外邪未盡、肺津已傷,或痰濕久咳傷肺的複雜病機,標本兼顧。

三、總結

此方以潤肺為本,止嗽為標,透過溫散與滋潤並行、化痰與歛肺共施,調節肺氣宣降功能,尤其適合咳嗽遷延不癒、虛實夾雜之證。製膏之法更能緩和藥性,適用於體弱或小兒患者。

傳統服藥法


清油1兩,蜜2兩,生薑汁(自然汁)半兩,紫菀2錢,麻黃2錢,杏仁2錢,細辛2錢,桔梗2錢,訶子2錢,枯礬2錢。
上除礬、蜜、薑汁外,將群藥用水三碗,煎一碗,再用水二碗,煎六分;將藥滓又加水一碗半,煎四分,共合二碗藥汁熬成一碗,入礬、蜜、薑汁、慢火煎熬漆黑,則成膏子。
臨臥每服3-5匙。6-7歲小兒每服2-3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麻疹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潤肺止嗽膏, 出處:《痘疹一貫》卷六。 組成:清油1兩,蜜2兩,生薑汁(自然汁)半兩,紫菀2錢,麻黃2錢,杏仁2錢,細辛2錢,桔梗2錢,訶子2錢,枯礬2錢。 主治: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