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大丸子

DING XIANG DA WA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胃經 18%
肺經 18%
心經 9%
肝經 9%
腎經 9%
大腸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脫: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固脫生津之功效。丁香大丸子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元氣虧損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而人參能補益元氣,使脾胃功能恢復,改善消化吸收,從而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2. 溫陽止痛:人參具有一定溫陽作用,能溫補脾腎陽氣,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丁香大丸子中丁香性辛溫,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與人參相互配合,溫陽散寒,止痛效果更佳。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降逆: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脾胃、降逆止嘔的作用。
  2. 行氣止痛: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氣滯血瘀所導致的胸腹疼痛、牙痛等症狀。在「丁香大丸子」方劑中,丁香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其行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丁香作為「丁香大丸子」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相關病症具有重要意義。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緩解腹痛: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對於寒邪凝滯、脾胃氣虛所致的腹痛,木香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配合丁香、肉桂等溫熱藥物,可溫經散寒,緩解腹痛。

二、 助消化:木香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丁香大丸子中其他藥物如陳皮、半夏等也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與木香共同配合,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能力。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濕: 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化濕、溫中止痛的功效。與丁香、砂仁等藥材配合,可有效改善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達到健脾和胃、促進消化的目的。
  2. 溫中止痛: 白荳蔻能溫暖脾胃,並能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與丁香、砂仁等藥材共同發揮溫中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丁香性溫燥,容易傷胃,而甘草性甘平,具有緩解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能減輕丁香對胃部的刺激,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丁香相配,能協同作用,增強藥效。甘草能補氣益脾,與丁香的溫中散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改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等症狀。

丁香大丸子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寬中,行氣消滯: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消滯的功效。丁香大丸子主要用於治療胃寒、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狀,橘皮可以幫助緩解胃腸氣滯,促進消化吸收,提升藥效。
  2. 降逆止嘔: 橘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丁香大丸子中也常加入其他降逆止嘔的藥材,如生薑、半夏等,橘皮的加入可以加強其降逆止嘔的效果,全面提升藥效。

丁香大丸子方中加入乾薑,乃取其辛溫燥濕之性,以助丁香溫脾止瀉之效。

丁香性溫,善溫中散寒,燥濕止瀉,為方中主藥,但其性偏燥,單用易傷津液。乾薑辛溫,善於溫脾散寒,燥濕止瀉,又能溫通氣血,助丁香溫脾止瀉,並兼具溫陽補虛之效,使藥力溫和,不致傷陰。

此外,乾薑亦能與丁香相伍,增強其止瀉之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薑黃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丁香大丸子多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脹等症,薑黃可溫中散寒,緩解疼痛,並促進消化,消除脹氣。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薑黃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對於某些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薑黃能起到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總之,薑黃的加入,可提升丁香大丸子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等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脹等症。

丁香大丸子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溫胃和脾、行氣止痛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胃和脾、行氣止痛之效。丁香大丸子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砂仁的溫胃和脾作用,有助於溫暖脾胃,改善消化不良,增進食慾;其行氣止痛作用則能緩解脘腹冷痛,達到舒緩症狀的效果。因此,砂仁的加入能增強丁香大丸子的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寒等症。

丁香大丸子中加入神麴,主要是考慮到神麴的以下作用:

  1. 助消化、健脾胃: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能夠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丁香大丸子中往往含有較多難消化的藥材,添加神麴可以促進藥物的消化吸收,提高藥效。
  2. 引藥入脾:神麴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引藥入脾的作用。丁香大丸子中常含有溫熱的藥材,加入神麴可以引導藥物之力直達脾胃,更好地發揮藥效。

丁香大丸子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繁多,其中包含大麥這一食材。大麥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性平、味甘之物,主要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在丁香大丸子的配方中,大麥的加入旨在調理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並輔助其他藥材的作用,使其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此外,大麥還能提供纖維質,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便秘情況。在整個方劑中,大麥扮演著平衡藥性、增強整體療效的角色,顯示出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智慧。通過這種方式,丁香大丸子能夠達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目的,用於治療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

丁香大丸子方劑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理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丁香大丸子主治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紫蘇葉可以溫暖脾胃,緩解寒氣對胃部的刺激,減少嘔吐。

2. 調和藥性: 方劑中丁香性辛溫,可燥胃,紫蘇葉性溫,可解表散寒,兩者搭配,可以相互調和藥性,避免單味藥過於偏燥或過於寒涼,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主治功效


丁香大丸子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人參、丁香、木香、白荳蔻、甘草、橘皮、乾薑、薑黃、砂仁、神麴、大麥、紫蘇葉等。

甘草味甘,性平,主要功效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白荳蔻性溫、味辛,主要功效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在大麥裡,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薑黃具有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等功效。

丁香大丸子主治功效是溫中健脾、散寒止瀉、理氣止痛、化痰止咳,適用於虛寒腹瀉、噁心嘔吐、腹痛脹氣、咳嗽氣喘等症狀。服用時,應遵從醫囑,並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頭)0.5兩,丁香0.5兩,木香0.5兩,白豆蔻仁0.5兩,甘草(炙)0.5兩,陳橘皮(去白)0.5兩,乾薑(炮)0.5兩,薑黃0.5兩,縮砂仁0.5兩,神曲(炒)0.5兩,麥糵(炒)0.5兩,紫蘇葉1兩。
和脾養胃,溫中消食,降氣快膈。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1丸。
每服1丸,食前熱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丁香大丸子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此外,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丁香大丸子,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 丁香大丸子(《楊氏家藏方》卷六。)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組成:人參(去蘆頭)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白豆蔻仁半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乾薑(炮)半兩,薑黃半兩,縮砂仁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紫蘇葉1兩。主治:和脾養胃,溫中消食,降氣快膈。 。 主治:和脾養胃,溫中消食,降氣快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