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參蘇飲
JIA WEI CAN S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1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參蘇飲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性酸收斂,具有固護肺氣,止咳平喘的作用。參蘇飲本就以宣肺止咳為主,加入五味子,更能加強其止咳功效,適用於咳嗽久咳不愈,或痰少咽乾者。
- 益氣生津:五味子入肺、腎經,有益氣生津之效。參蘇飲中參、蘇等藥材,雖能宣肺化痰,但亦有耗氣之弊,加入五味子可補肺益氣,生津止渴,使藥力更趨平和。
加味參蘇飲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參蘇飲本就以止咳化痰為主要功效,加入杏仁能增強其潤肺止咳效果,尤其適用於燥咳、乾咳、痰少等症狀。
- 疏風散寒:杏仁還具有疏風散寒的功效,可以輔助參蘇飲散寒止咳,對於風寒咳嗽、痰多色白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總之,加味參蘇飲加入杏仁,不僅能增強潤肺止咳功效,還能輔助散寒,更全面地治療咳嗽痰多等症狀,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參蘇飲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妊娠咳嗽」,其症狀特徵為:咳嗽伴隨項背強直緊繃、鼻塞不通、頭目昏眩,且時有寒熱交替發作。妊娠期間氣血聚於養胎,肺氣易受胎氣上逆影響而失宣降,加上風寒或痰濕外襲,導致肺氣壅滯,故見咳嗽、鼻塞;項背強急反映外邪束表或內有痰濕阻滯經絡;頭眩為清陽不升;寒熱往來則提示正邪交爭、營衛失和。全方針對「肺氣上逆兼表證未盡」與「妊娠氣血偏虛」之病機設計。
組成與治療原理剖析
主藥配伍-降氣止咳兼固本
- 人參(2錢)益氣補肺,扶正以安胎,防咳久耗氣。
- 蘇子(2錢)降氣化痰,專治咳逆上氣,與人參一降一補,調和肺氣。
- 沉香(5分)溫腎納氣,助蘇子降上逆之氣,兼防子氣衝心。
化痰通絡-宣透肺絡壅滯
- 桑皮(3錢)瀉肺平喘,清痰熱而利水。
- 蔞皮(3錢)寬胸化痰,開郁結而通氣道。
- 橘紅(1錢)、半夏(1錢)燥濕化痰,和胃止嘔,針對妊娠痰濕犯肺。
養血安神-調妊娠血虛煩擾
- 丹參(2錢)活血養血,清心除煩,兼防久咳傷絡。
- 柏子仁(2錢)潤肺寧心,改善咳嗽致心神不寧。
滲濕和中-健脾以絕痰源
- 苡仁(5錢)健脾滲濕,清肺排膿,兼緩項背拘急(經筋濕滯)。
- 生薑(2片)散寒解表,溫中止嘔,協半夏和胃,兼散外邪。
全方邏輯:以「降肺氣、化痰濕」為核心,佐以益氣養血、健脾透表。肺氣降則咳止,痰濕化則鼻塞、項強緩解;氣血得補則胎元固,外邪散則寒熱除。針對妊娠特殊體質,避用峻烈之品,改以溫和調理,體現「治病與安胎並行」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 蘇子2錢, 沈香5分, 桑皮3錢, 蔞皮3錢, 橘紅1錢,半夏1錢, 丹參2錢, 柏子仁2錢, 苡仁5錢, 生薑2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參蘇飲,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組成:參蘇飲加五味子、杏仁。 主治:妊娠咳嗽,項背強急,鼻塞頭眩,時發寒熱。
加味參蘇飲, 出處:《痘疹金鏡錄》卷一。 組成:人參、紫蘇、柴胡、陳皮、甘草、枳殼、前胡、白芷、半夏、桔梗、乾葛、茯苓、青皮。 主治:尋常外感並痧疹前後。
加味參蘇飲,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組成:人參2錢,蘇子2錢,沉香5分,桑皮3錢,蔞皮3錢,橘紅1錢,半夏1錢,丹參2錢,柏子仁2錢,苡仁5錢,生薑2片。 主治:悲傷。悲則氣逆,膹鬱不舒,積久傷肺,清肅之令不能下行。
加味參蘇飲,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九。 組成:人參2分,蘇葉7分,前胡1錢,小川芎7分,山楂肉8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去皮),白粉葛8分,陳皮7分,半夏3分,牛蒡子5分(揀淨,炒香,研碎),甘草2分(生,去皮)。 主治:痘疹初起發熱,體氣虛羸者;亦治傷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