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香內托散

ER XIANG NEI TU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圖說》卷三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胃經 8%
腎經 6%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二香內托散

整體功效: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 螻蛄三竄腫痛。

螻蛄三竄腫痛,是指螻蛄咬人後,引起局部皮膚紅腫、疼痛,並且腫痛會在三個地方反覆出現。二香內托散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螻蛄三竄腫痛。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四:「二香內托散,治螻蛄三竄腫痛,其方曰:人參三錢,黃耆三錢,當歸三錢,川芎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乳香一錢,烏藥一錢,防風一錢,肉桂一錢,厚朴一錢,桔梗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 本草正義》卷三十六:「二香內托散,治螻蛄三竄腫痛,其方曰:人參三錢,黃耆三錢,當歸三錢,川芎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乳香一錢,烏藥一錢,防風一錢,肉桂一錢,厚朴一錢,桔梗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芍藥、甘草、乳香、烏藥、防風、官桂、厚朴、桔梗。
加生薑3片,大棗1個,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甘草、乳香、烏藥、防風、肉桂、厚朴、桔梗等中藥組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乳香、烏藥、防風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諸藥合用,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螻蛄三竄腫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香內托散, 出處:《外科圖說》卷三。 組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芍藥、甘草、乳香、烏藥、防風、官桂、厚朴、桔梗。 主治:螻蛄三竄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三香內托散

相似度 100%

護心托裏飲

相似度 92%

三香定痛飲

相似度 85%

定痛三香飲

相似度 82%

內托十全散

相似度 81%

十補湯

相似度 81%

十補托裏散

相似度 78%

參耆實表湯

相似度 78%

護壁都尉

相似度 78%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