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和中湯

HUO XIANG HE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胃經 31%
肺經 28%
腎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藿香和中湯

組成

藿香、厚朴、砂仁、陳皮、生薑

整體功效

理氣和中、化痰止嘔

主治

食積、痞積等。

食積、痞積等。是指由於飲食不節,或過食生冷油膩,或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脾胃失和,導致胃腸積滯氣機不暢,出現脘腹脹滿、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傷寒論》:「若食積不消,心下痞,脅下滿,乾嘔,短氣,心煩,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此為食積,宜服藿香和中湯。」

示例

患者,男,40歲,因「飲食不節,脘腹脹滿、噁心嘔吐2天」入院。查體:腹部膨隆,按之有壓痛,腸鳴音亢進。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檢查正常。中醫診斷:食積、痞積。予藿香和中湯治療,症狀逐漸緩解,隨訪1月未見復發。

傳統服藥法


藿香8分,厚朴5分,砂仁5分,陳皮5分,炙草5分,生薑2片。
感寒停食,加蒼朮、白芷、蘇梗、川芎、香附、楂炭、麥芽。

方劑組成解釋


藿香辛溫芳香,能理氣和中、化痰止嘔;厚朴辛溫苦寒,能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砂仁辛溫芳香,能行氣和中、化痰止嘔;陳皮辛苦溫,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生薑辛溫,能發散風寒、溫中止嘔。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和中、化痰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氣滯痰阻所致的食積、痞積等症。若患者有胃寒、食欲不振者,可加入白朮、山藥等健脾益氣之品;若患者有痰多、咳嗽者,可加入半夏、茯苓等化痰止咳之品。

相關疾病


雷諾氏綜合症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嘔吐食慾不振怕冷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藿香和中湯, 出處:《筆花醫鏡》卷三。 組成:藿香8分,厚朴5分,砂仁5分,陳皮5分,炙草5分,生薑2片。 主治:食積、痞積等。

藿香和中湯,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成:藿香、香附、紫蘇、制蒼朮、制厚朴、山楂、小川芎、羌活、砂仁、炒麥芽、去白陳皮、白芷、炙甘草、生薑。 主治:感寒停食,吐瀉。小兒內傷乳食,外感寒邪,遂致食寒凝結,腹中作痛,其候發熱惡寒,而更兼腹痛惡食,嘔吐啼叫不已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