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湯

BAI ZI R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六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4%
心經 13%
脾經 13%
肺經 13%
胃經 5%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柏子仁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血,潤腸通便: 柏子仁性涼,善於潤腸通便,但容易耗氣血。當歸性溫,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之功效,可中和柏子仁的寒性,避免過度耗傷元氣,同時還能補益氣血,協調腸胃功能,促進排便通暢。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柏子仁湯以柏子仁為主,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但單用柏子仁效果有限。當歸的加入,可以補益心血,使心神安定,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從而提升柏子仁湯的整體療效。

柏子仁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活血行氣之功效。柏子仁湯主要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肝鬱氣滯常導致心神不安,川芎可疏解肝鬱,使氣血流通,從而改善心神失調的症狀。
  2. 引藥入肝,協同柏子仁安神: 柏子仁性平,味甘,歸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川芎性溫,味辛,可引藥入肝,並與柏子仁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柏子仁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而茯神則能寧心安神、健脾益氣。兩者合用,能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安神定志的作用,適用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茯神亦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與柏子仁一同使用,有助於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使藥效更佳,更能從根本上改善失眠等症狀。

柏子仁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血,潤腸通便:柏子仁性寒,擅長滋陰降火,但單用易傷脾胃。阿膠性溫,能補血滋陰,且具有潤腸通便之效,可緩解柏子仁的寒性,並增強其潤腸作用,使藥效更平和有效。
  2. 固本培元,防止耗傷:柏子仁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但長期使用可能會耗傷精血。阿膠補血益氣,能固本培元,防止柏子仁過度耗傷身體,維持整體平衡,提高治療效果。

柏子仁湯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利濕: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柏子仁湯以滋陰養心、安神定志為主,若患者兼有心煩失眠、口渴咽乾等濕熱症狀,文蛤可清熱利濕,協同柏子仁等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2. 軟堅散結:文蛤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幫助緩解心臟周圍痰濁瘀阻所致的胸悶、心悸等症狀。柏子仁湯中加入文蛤,可增強其疏通經絡、改善心血循環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病症。

柏子仁湯為安神補心之經典方劑,方中所含鹿茸,實則取其壯陽益精、補腎強骨之功。鹿茸為鹿角未骨化前之嫩角,性溫味甘咸,歸肝腎經,擅長於補腎陽、填精髓,對於腰膝酸軟、精神疲憊等症有卓效。在柏子仁湯中,鹿茸與柏子仁相輔相成,柏子仁滋陰養血、安神定志,而鹿茸補腎壯陽,二者合用,既能滋補陰血,又能溫補腎陽,達至陰陽雙補之效,適合於治療心腎不交所致之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此方巧妙結合陰陽互補之道,既可養心安神,又能固腎強身,彰顯中醫辨證施治之精妙。

柏子仁湯中包含柏子仁,主要原因在於柏子仁的藥性。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

方劑中,柏子仁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便祕等症狀。其養心安神的作用能緩解心神不安,改善睡眠,潤腸通便則可改善便祕。因此,柏子仁的加入,可起到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柏子仁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柏子仁湯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而肝鬱氣滯常是導致此症的原因。香附加入可疏肝解鬱,使氣機流通,從而改善心神不安,有助於安神定志。
  2. 調和藥性: 柏子仁性寒,而香附性溫,兩者相配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明顯,更適合於虛寒體質患者服用。

柏子仁湯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柏子仁性平,味甘,能滋陰潤燥,寧心安神;續斷性溫,味甘苦,能補肝腎,強筋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於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致的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 續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配合柏子仁滋陰潤燥,能有效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柏子仁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柏子仁性寒,甘草性甘溫,二者配伍可中和柏子仁的寒性,避免寒涼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功效: 甘草有調和脾胃、解毒、緩和藥性等功效,與柏子仁配伍,可增強其安神定志、潤腸通便的功效,更利於治療失眠、心悸、便祕等病症。

主治功效


柏子仁湯:調理崩漏與下血的中醫方劑

柏子仁湯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當歸、川芎、茯神、阿膠、文蛤、鹿茸、柏子仁、香附、續斷、甘草,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血等功效。用於治療女性因憂慮和思考太多,損傷了心經,導致崩漏和下血。

藥方組成介紹:

  1.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3.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6.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7.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

  8.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9.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應用功效

柏子仁湯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血等功效。用於治療女性因憂慮和思考太多,損傷了心經,導致崩漏和下血。

總結:

柏子仁湯是中藥方劑,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血等功效。用於治療女性因憂慮和思考太多,損傷了心經,導致崩漏和下血。其組成包括當歸、川芎、茯神、阿膠、文蛤、鹿茸、柏子仁、香附、續斷、甘草等成分,各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共同發揮補益氣血、調理月經、止血固澀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柏子仁1兩,虎頭骨(塗酥炙)1兩,人參3分,茯神(擊木)3分,犀角屑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3分,遠志(去心)3分,小草各3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取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中小草,《普濟方》作「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養血安神、止血止崩的功效,適用於婦女因憂思過度、勞傷心經而導致的崩中下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副作用。
  • 本方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胰臟炎耳聾子宮崩漏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食道炎胃腸出血下腹部痛嘴裡發苦心情煩燥牙齒緊閉口張不開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腹內有腫塊月經淋漓不止臍下正中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柏子仁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柏子仁1錢,川芎1錢,茯神1錢,阿膠1錢,小草1錢,香附1錢,當歸1錢5分,續斷1錢5分,熟地1錢5分,龍齒5分,甘草5分,棕灰5分。 主治:婦人思慮傷心,不能藏血,以致崩漏。

柏子仁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組成:柏子仁1兩,虎頭骨(塗酥炙)1兩,人參3分,茯神(去木)3分,犀角屑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黃)3分,遠志(去心)3分,小草3分。 主治:煎厥,氣逆多怒,肝氣不治。

柏子仁湯, 出處:《女科百問》卷上。 組成:新羅參1兩,黃耆1兩,茯神1兩,瓜蔞根1兩,天門冬(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1兩,甘草1兩,北五味半兩(炒),柏子仁半兩,熟地2兩。 主治:滋養營衛,調心順氣。主治:上焦虛熱,煩躁,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內燥。

柏子仁湯, 出處:《濟生》卷七。 組成:柏子仁(炒)1兩,白芍藥1兩,防風(去蘆)1兩,茯神(去木)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川芎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細辛(洗,去土葉)半兩,桂心(不見火)半兩,甘草半兩。 主治:肝氣虛寒,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

柏子仁湯, 出處:《濟生》卷六。 組成:當歸(去蘆,酒炒)1兩,川芎1兩,茯神(去木)1兩,小草1兩,阿膠(銼,蛤粉炒成珠子)1兩,鹿茸(燎去毛,酒蒸,焙)1兩,柏子仁(炒)1兩,香附(炒去毛)2兩,川續斷(酒浸)1兩半,甘草(炙)半兩。 主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致崩中下血。

柏子仁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柏子仁(酒浸1宿,曬乾)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人參1兩半,白朮(米泔浸1宿,銼,炒)1兩半,乾薑(炮)1兩半,甘草(炙)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山芋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川芎1兩半,芍藥1兩半,黃耆1兩半,磁石(煅,醋淬7次)1兩半,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 主治:補不足。主治:腎間有水,使人耳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