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朮散

LING Z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上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1%
胃經 18%
腎經 11%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心經 4%
小腸經 4%
肝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苓朮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與茯苓、澤瀉等藥材配伍,可加強利水滲濕之力,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補氣固表:白朮兼具補氣固表之功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濕邪外侵。在苓朮散中,白朮與蒼朮、桂枝等藥材相配,有助於固護脾胃,防止濕邪外泄。

苓朮散方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滲濕: 苓朮散主治水濕內停,而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痺的功效,可與茯苓、白朮等藥物協同作用,加強利水滲濕之力,加速體內水濕的排出。
  2. 健脾和胃: 薏苡仁能健脾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更容易排出體外,並能緩解水濕停滯導致的脾胃不適,進一步提升療效。

苓朮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水腫、食少便溏等症狀。其組成成分包括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水之品,而其中加入冬瓜子更是有其深層含義。冬瓜子味甘、性微寒,歸肺、小腸經,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從中醫理論來看,冬瓜子能夠增強利尿作用,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從而減輕水腫的症狀;同時,它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所導致的相關病證亦有輔助療效。此外,冬瓜子還具有一定的滋潤作用,可緩解由利水藥物可能引起的乾燥不適。總體而言,苓朮散中加入冬瓜子不僅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利水效果,還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性能,使得該方在治療脾虛濕盛的同時,更兼顧了清熱解毒與滋潤的作用,達到較為全面的治療目的。

苓朮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導致的水腫、泄瀉等症狀。其組成成分多種多樣,其中包含了車前子這一重要成分。車前子味甘、性寒,歸肝、腎、膀胱經,在中醫學上具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化痰止咳的功效。在苓朮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是因為其出色的利尿作用,能有效幫助人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從而減輕水腫的情況。此外,車前子還能夠調節腸胃功能,對於脾虛濕盛所引發的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與方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等配合使用,可增強健脾祛濕的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目的。因此,車前子在苓朮散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治療原則。

苓朮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苓朮散主治脾虛濕困,寒濕內阻,導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洩瀉等症狀。生薑溫脾散寒,可以溫和脾胃,幫助脾胃運化水濕,起到止嘔止瀉的效果。
  2. 助藥力: 生薑具有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藥效的作用。生薑可以促進藥物進入經脈,並加速其在體內的運轉,從而加強苓朮散的治療效果。

苓朮散方劑中加入橘紅,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燥濕化痰,且能理氣止咳,與茯苓、白朮等藥物共同作用,更能有效祛除體內濕痰,改善濕阻中焦、脾胃不和的症狀。
  2. 行氣解鬱: 橘紅亦具行氣解鬱之效,能疏肝理氣,通暢氣機,配合茯苓、白朮的健脾利濕作用,可協調脾胃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進而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因此,橘紅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苓朮散的燥濕化痰功效,更提升了其行氣解鬱作用,使其更能全面改善濕阻中焦、脾胃不和的病症。

苓朮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精妙,旨在調理脾胃,祛濕健脾。方中神麴的應用尤為關鍵。神麴,又稱六神麴,是由多種藥材混合發酵而成,富含酶類與有益微生物,能促進食物消化,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在苓朮散中,神麴與茯苓、白朮等藥物相輔相成,茯苓利水滲濕,白朮補氣健脾,而神麴則能消食導滯,三者結合,共同發揮健脾和胃、利水消腫之效。尤其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便溏之症,此方效果顯著。神麴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消化功能,還提升了整體療效,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苓朮散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苓朮散方劑主治脾虛濕困,症狀包括腹脹、便溏、肢體沉重等。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體內過多的水濕,改善上述症狀。
  2. 健脾益氣:茯苓亦具有健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進一步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

綜上所述,茯苓在苓朮散方劑中起到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虛濕困的目的。

主治功效


苓朮散,出自《聖濟總錄》,為中醫方劑之一,主要治療脾虛濕不行,頭面足腫,腹脹等症狀。苓朮散由白朮、薏苡仁、冬瓜子、車前子、生薑、橘紅、神麴、茯苓八味中藥組成。

白朮:性味甘、微苦、溫。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等功效。

冬瓜子: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消腫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車前子: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橘紅:性味溫、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神麴:性味甘、溫。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滲濕、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苓朮散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清熱化痰、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療脾虛濕不行,頭面足腫,腹脹等症狀。

苓朮散方劑組成介紹:

  1. 白朮:白朮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幫助水濕代謝。

  2. 薏苡仁: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

  3. 冬瓜子:冬瓜子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痰濕,改善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

  4. 車前子:車前子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

  5. 生薑:生薑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脾虛引起的畏寒怕冷。

  6. 橘紅:橘紅具有理氣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痰濕,改善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

  7. 神麴:神麴具有消食健脾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脾胃功能,幫助消化吸收食物。

  8. 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

綜合以上藥材,苓朮散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清熱化痰、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療脾虛濕不行,頭面足腫,腹脹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滑利作用,脾虛泄瀉者慎用。
  • 本方有溫燥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身體消瘦下肢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苓朮散, 出處:《慈航集》卷上。 組成:焦白朮3錢,雲苓5錢,炒苡仁3錢,橘紅1錢5分,炒冬瓜子2錢,炒五谷蟲1錢5分,炒峽曲1錢5分,車前子2錢,老薑皮3分。 主治:脾虛濕不行,頭面足腫,腹脹。

苓朮散, 出處:《會約》卷八。 組成:人參随便,白朮2兩,茯苓1兩半,苡仁(炒)1兩,芡實(炒)1兩,白扁豆(炒)1兩,淮藥(炒)1兩,陳皮5錢,砂仁(炒)7錢,桔梗6錢,神曲(炒)7錢,甘草(炙)4錢,谷蟲4錢,白蓮肉(去心,炒)1兩,陳米(微火炒黃,用水淬,去水再炒)1兩3錢。 主治:飲食過傷,腹脹有積,或起青筋,身體消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