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分消飲

PEI TU FEN XIAO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下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脾經 21%
腎經 15%
胃經 10%
心經 7%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肝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肝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培土分消飲

整體功效: 健脾益氣化濕消腫。

主治: 痢疾脾虛,頭面四肢虛腫,肚腹膨脹。

本方由白朮、茯苓、薏苡仁、冬瓜子、橘紅、川貝母、車前子、神麴等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化濕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痢疾後脾虛,頭面四肢虛腫,肚腹膨脹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培土分消飲,治痢疾後脾虛,頭面四肢虛腫,肚腹膨脹,或兼有痰飲,或兼有氣喘。」
  • 本草正義》卷十八:「培土分消飲,治痢疾後脾虛,頭面四肢虛腫,肚腹膨脹,或兼有痰飲,或兼有氣喘。此方以白朮、茯苓、薏苡仁為君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冬瓜子、橘紅、川貝母、車前子、神麴為臣藥,具有化痰散結、利水消腫的功效;甘草為佐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化濕消腫之功。」

傳統服藥法


冬白朮2錢(土炒焦),雲苓3錢,苡仁3錢(炒),冬瓜子2錢(炒),五穀蟲1錢5分(炒),橘紅1錢5分,川貝母8分(去心,研),車前子2錢,神曲1錢5分(炒)。
如小便短,加好肉桂3-5分;腹脹不消,加砂仁殼2錢。
煨薑皮3分為引,水煎服。務須多服,方能見功。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白朮、茯苓、薏苡仁為君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冬瓜子、橘紅、川貝母、車前子、神麴為臣藥,具有化痰散結、利水消腫的功效;甘草為佐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化濕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培土分消飲,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冬白朮2錢(土炒焦),雲苓3錢,苡仁3錢(炒),冬瓜子2錢(炒),五谷蟲1錢5分(炒),橘紅1錢5分,川貝母8分(去心,研),車前子2錢,神曲1錢5分(炒)。 主治:痢疾後脾虛,頭面四肢虛腫,肚腹膨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苓朮散

相似度 87%

禹治湯

相似度 66%

寬腰湯

相似度 61%

驅濕保脫湯

相似度 61%

車前利濕湯

相似度 58%

白朮健脾飲

相似度 58%

調正湯

相似度 57%

補脾清痢飲

相似度 57%

脾濕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