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沆瀣丹

JI CHENG HANG XIE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4%
肝經 14%
大腸經 13%
心經 12%
胃經 11%
膽經 9%
膀胱經 6%
脾經 4%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4%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集成沆瀣丹」,由川芎、黃芩、黃柏、黑牽牛、薄荷、滑石、檳榔、枳殼、連翹、赤芍十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尿通便等功效,主治小兒一切胎毒、胎熱胎黃、面赤目閉、鵝口瘡、重舌木舌、喉閉乳蛾、渾身壯熱、小便黃赤、大便閉結、麻疹斑瘰、遊風癬疥、流丹隱疹、痰食風熱、痄腮面腫、十種火丹等疾病。

川芎,性味辛溫,入肝、脾、心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通絡、安神等功效。主治頭痛、眩暈、胸痹心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等功效。主治外感熱病、肺熱咳嗽、痢疾、洩瀉、便血、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黃柏,性味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主治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黑牽牛,性味甘寒,入大腸、肝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利尿、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便祕、洩瀉、痢疾、水腫、小便不利、瘡瘍腫毒等症狀。

薄荷,性味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痢疾、洩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滑石,性味甘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

檳榔,性味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

枳殼,性味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咳嗽痰多、喘息氣促;食積不消、腹脹腹痛;胃氣上逆、嘔吐呃逆。

連翹,性味苦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熱、清熱瀉火、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功效。主治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赤芍,性味苦寒,入肝、心、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主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疾病。

總之,中藥方劑「集成沆瀣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尿通便等功效,臨牀應用廣泛。在使用時應注意禁忌和配伍禁忌,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杭川芎(酒洗)9錢,錦莊黃(酒洗)9錢,實黃芩(酒炒)9錢,厚黃柏9錢(酒炒),黑牽牛(炒,取頭末)6錢,薄荷葉4錢5分,粉滑石(水飛)6錢,尖檳榔7錢5分(童便洗,曬),陳枳殼4錢5分(麩炒),淨連翹(除去心膈,取淨)6錢,京赤芍(炒)6錢。
依方炮製,和勻焙燥,研極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月內之兒,每服1丸,稍大者2丸,俱用茶湯化服。但覺微有泄瀉,則藥力行,病即減矣;如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3服,以愈為度。此方斷不峻厲,幸毋疑畏。
胎寒胎怯面青白者忌之,乳母切忌油膩。
沆瀣丸(《麻疹全書》卷三)、沆瀣丹(《觀聚方要補》卷十)。

方劑組成解釋


  • 川芎:辛香走竄,能行氣開鬱,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為治胎毒要藥。
  • 黃芩:苦寒清熱,善清上焦肺胃之熱。
  • 黃柏:苦寒清熱,善清下焦肝腎之熱。
  • 黑牽牛:苦寒泄熱,善清腸胃之熱。
  • 薄荷:辛涼清熱,善清頭目之熱。
  • 滑石:甘寒利水,善清小便之熱。
  • 檳榔:苦寒降氣,善降肺胃之氣。
  • 枳殼:苦辛破氣,善破胸膈之氣。
  • 連翹:苦寒清熱,善清三焦之熱。
  • 赤芍:苦寒清熱,善清血分之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劑,不宜久服。
  • 本方有滑利作用,陰虛內熱者慎用。
  • 本方有破氣作用,氣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胎毒小便顏色偏黃腮腺炎三叉神經痛扁桃腺炎疥癬大便秘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蕁麻疹麻疹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大腸激擾綜合症多痰面色發紅舌頭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集成沆瀣丹, 出處:《幼幼集成》卷二。 組成:杭川芎(酒洗)9錢,錦莊黃(酒洗)9錢,實黃芩(酒炒)9錢,厚黃柏9錢(酒炒),黑牽牛(炒,取頭末)6錢,薄荷葉4錢5分,粉滑石(水飛)6錢,尖檳榔7錢5分(童便洗,曬),陳枳殼4錢5分(麸炒),淨連翹(除去心膈,取淨)6錢,京赤芍(炒)6錢。 主治:小兒一切胎毒,胎熱胎黃,面赤目閉,鵝口瘡,重舌木舌,喉閉乳蛾,渾身壯熱,小便黃赤,大便閉結,麻疹斑瘰,遊風癬疥,流丹隱疹,痰食風熱,痄腮面腫,十種火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