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後喘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 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後喘多因肺陰不足,燥熱傷肺,導致咳嗽喘息。天門冬能滋養肺陰,緩解燥熱,使肺氣得以濡養,從而緩解喘息。
- 清熱降火: 天門冬亦可清肺熱,降虛火。後喘若因熱邪犯肺,則可見咳痰黃稠、口乾舌燥等症。天門冬能清熱降火,使肺熱得以消除,進而改善喘息症狀。
總之,天門冬在後喘湯中起著滋陰潤肺、清熱降火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肺陰不足、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喘息。
後喘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後喘湯屬於溫燥之方,以辛溫燥熱之品為主,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對人體的副作用。
- 補氣益脾: 甘草能補中益氣,緩解因燥熱傷陰所致的氣虛乏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甘草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氣虛所致的喘息症狀。
總之,甘草在後喘湯中起到調和藥性、補氣益脾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更能有效地治療喘息病症。
後喘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降逆止嘔: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後喘湯治療的是肺氣上逆,喘息不止的症狀,而檳榔能降氣止嘔,緩解肺氣上逆,使氣機下降,達到止喘的目的。
- 化痰開竅:檳榔能行氣消積,開胸散結,對於痰濁阻滯,氣機不暢的喘息病症,具有化痰開竅的作用,有助於痰液排出,恢復呼吸順暢。
因此,後喘湯中加入檳榔,既能降逆止嘔,又能化痰開竅,對於治療肺氣上逆,痰濁阻滯的喘息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後喘湯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一、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後喘湯用以治療外感風寒、痰濁阻肺所致的咳嗽、喘息,而桔梗可宣肺化痰,開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喘咳症狀。
二、 引藥下行: 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其他藥物引導至肺經,使其藥效更好地發揮。在後喘湯中,桔梗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作用於肺部,達到治療咳嗽、喘息的效果。
後喘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肺熱、降氣止咳的作用,可緩解肺熱所致的咳嗽喘息。同時,梔子能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灼傷肺絡、咳血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此外,梔子性寒,可與方中其他藥物相配合,起到清熱解毒、降火生津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整體的治療效果。
後喘湯中使用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腑,降逆止喘: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腑、清熱解毒之功效。後喘病症多因肺熱壅肺,氣機阻滯所致,大黃可清熱瀉火,使肺熱得以降解,氣機通暢,從而達到止喘的效果。
- 降氣通便,止喘利水: 大黃亦能通便瀉下,可使下焦濕熱得以下泄,氣機通暢,有利於緩解喘息症狀。同時,大黃可利水消腫,對於因痰濕阻滯導致的喘息,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後喘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降氣止咳: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燥濕、降氣止咳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蘊肺,痰熱壅肺導致的喘咳,黃芩能清熱化痰,降氣平喘,緩解症狀。
- 輔助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後喘湯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杏仁等,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黃芩的清熱燥濕作用,可以輔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黃芩在後喘湯中,起著清熱燥濕、降氣止咳的作用,並輔助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是治療濕熱蘊肺,痰熱壅肺導致的喘咳的重要藥物。
後喘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後喘湯主治肺氣不利、痰壅氣逆所致的咳嗽喘息,桑白皮能宣通肺氣,利肺降氣,使肺氣通暢,氣道舒展,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後喘湯患者常伴有痰多、水腫等症狀,桑白皮能利水消腫,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進而緩解喘息。
後喘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肺: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降氣止咳之效。後喘湯主要針對肺熱燥咳、痰少而黏、氣喘胸悶等症狀,知母可清瀉肺熱,使肺氣宣降,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2. 滋陰潤燥: 知母亦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滋養肺陰,緩解燥熱所致的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後喘湯中常配合其他滋陰潤肺的藥物,如麥冬、沙參等,共同發揮滋陰潤燥、清熱止咳的效果。
主治功效
後喘湯
後喘湯屬於中醫方劑,由甘草、檳榔、大黃、黃芩、桔梗、桑白皮、天門冬、知母、梔子等九味中藥組成,具有出疹後呼吸困難、急促的功效。
後喘湯 中藥配方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可以殺滅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以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的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增強免疫力。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增強免疫力。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治療肺燥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胃陰不足、嘔吐呃逆等症。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
應用
後喘湯主要用於治療出疹後呼吸困難、急促,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鎮咳、平喘的作用。
後喘湯是中醫方劑,由甘草、檳榔、大黃、黃芩、桔梗、桑白皮、天門冬、知母、梔子等九味中藥組成,具有出疹後呼吸困難、急促的功效。後喘湯主要用於治療出疹後呼吸困難、急促,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鎮咳、平喘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天冬7分,甘草7分,檳榔分半,桔梗分半,山梔分半,大黃6分,黃芩3分,桑皮3分半,知母4分。
水煎,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後喘湯有清熱、利咽、止咳、平喘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咳嗽、胸悶等症狀,建議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後喘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後喘湯,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天冬7分,甘草7分,檳榔分半,桔梗分半,山梔分半,大黃6分,黃芩3分,桑皮3分半,知母4分。 主治:疹後喘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