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附酒
JIAO FU JI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椒附酒方劑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客於中焦,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
2. 協同附子,增強療效: 椒附酒方劑中以附子為君藥,溫陽補火,但附子性峻,易於燥熱。花椒性溫,味辛,能引附子之陽氣上行,使藥力更趨於溫和,並能防止附子燥熱傷陰。同時,花椒亦能促進附子的行氣止痛作用,增強整體療效。
椒附酒中加入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酒性辛熱,亦可助附子溫陽散寒之力,合用可加強溫陽散寒之功效。
二、回陽救逆:附子為回陽救逆之要藥,能回陽固脫,救治陽氣虛衰、亡陽欲脫之危重病症。酒性辛溫,可助附子回陽救逆之效,使藥力更快更有效地到達病竈。
中藥方劑[椒附酒]中的生地黃主要用於滋陰涼血、生津止渴。生地黃能滋養陰液,適用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潮熱盜汗等症狀。與花椒、附子等藥物相配,能增強滋陰補腎的作用,適用於腎陰虛損的治療。
中藥方劑[椒附酒]中的當歸主要用於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能補血調經,適用於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與花椒、附子等藥物相配,能增強補血暖宮的效果,適用於婦女因血虛寒凝導致的各種症狀。
椒附酒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引藥入肝腎: 川牛膝味苦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引經藥的特性,能將椒目、附子等藥物引導至肝腎,增強其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 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風寒濕痺、腰膝疼痛等病症。
川牛膝的加入,不僅使椒附酒的藥效更加全面,也使其更具針對性,更能有效治療病症。
椒附酒方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散寒邪: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肺散寒、通鼻竅、止咳化痰的功效。與椒目、附子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溫散寒邪的作用,用於治療寒邪客肺、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
2. 協調藥性: 細辛氣味辛溫,可引導椒目、附子等藥物的藥力下達,使藥效更為協調,避免藥物單純燥烈,減輕對人體的刺激性,提高療效。
中藥方劑[椒附酒]中的薏苡仁主要用於健脾利濕、清熱排膿。薏苡仁能健脾去濕,適用於脾虛濕重所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與花椒、附子等藥物相配,能增強健脾利濕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濕阻的治療。
椒附酒方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燥熱之性:椒附酒以椒、附為君藥,性溫燥,易傷陰耗津。酸棗仁性平味酸,入心肝經,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之效,可緩解椒附酒燥熱之性,保護津液。
- 加強安神作用:椒附酒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而酸棗仁亦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加強安神效果,使治療更為有效。
椒附酒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散寒邪:麻黃性溫,善於發汗解表,溫散寒邪。與椒目、附子等辛溫藥材相配,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適用於風寒感冒、寒凝經脈等症。
- 宣肺利氣:麻黃具宣肺利氣之效,能疏通肺氣,緩解呼吸道阻塞。與附子等藥材配合,可溫肺化痰,改善咳嗽氣喘等症狀。
因此,麻黃在椒附酒方劑中起著溫散寒邪、宣肺利氣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最佳療效。
椒附酒方劑中,加入杜仲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補腎固精:杜仲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椒附酒主治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小便頻數等症狀。杜仲的補腎固精之效,有助於增強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症狀,與椒附酒的功效相輔相成。
二、強筋健骨:杜仲可強筋健骨,與椒附酒中的附子、肉桂等溫陽補腎藥物合用,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狀,增強體質。
椒附酒中加入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協同作用:萆薢性味甘淡微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與椒附酒中其他藥材如附子、乾薑、花椒等溫陽散寒、祛濕止痛的藥性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寒濕痺痛、腎虛水腫等症的功效。
- 針對病因:椒附酒主要針對寒濕痺痛、腎虛水腫等症,而萆薢本身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有效針對病因,去除體內寒濕,促進水液代謝,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椒附酒方劑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肝腎經,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益氣血的功效。與椒附酒中的附子、花椒等溫熱藥材相配,可增強其溫陽散寒、補腎壯陽之效,有助於改善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 活血通絡:五加皮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由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腿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椒附酒中的酒類相配,可增強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效果。
椒附酒方中加入蠶砂,乃取其燥濕祛痰之效。蠶砂性溫燥,入肺經,擅長化解痰濕,對於寒濕阻滯、痰多咳嗽等症有顯著療效。
椒附酒以椒、附為君藥,溫腎散寒,但若濕氣重濁,則寒邪難以祛除。蠶砂的加入,可助君藥燥濕化痰,使寒邪得以降伏,從而達到溫腎散寒、祛除濕邪的效果。
椒附酒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是因其 祛風散寒、止痛 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表 之效。椒附酒方劑以溫經散寒、止痛為主,而羌活則能有效疏散寒邪,解除痺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溫經散寒、止痛 的治療目的。因此,羌活的加入,可以提升椒附酒方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椒附酒
椒附酒中藥方劑主要由花椒、附子、生地黃、當歸、川牛膝、細辛、薏苡仁、酸棗仁、麻黃、杜仲、萆薢、五加皮、蠶砂、羌活組成。
花椒
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
生地黃
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川牛膝
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
細辛
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酸棗仁
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麻黃
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杜仲
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
萆薢
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祛風除濕方面,可治療風濕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等症。
五加皮
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傳統代功效。它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蠶砂
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等功效。
羌活
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主治
婦女身體的一半不聽使喚,肌肉萎縮畸形,或說話不清,或口眼不正,動作困難。
總結
本方以椒附為君藥,佐以生地、當歸、川牛膝、細辛、薏苡仁、酸棗仁、麻黃、杜仲、萆薢、五加皮、蠶砂、羌活等藥,共奏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祛風除濕之效,用於治療婦女身體的一半不聽使喚,肌肉萎縮畸形,或說話不清,或口眼不正,動作困難等症。
傳統服藥法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1兩,附子(去皮臍)1兩,生乾地黃(焙)1兩,當歸1兩,牛膝(去苗)1兩,細辛(去苗葉)1兩,薏苡仁1兩,酸棗仁1兩,麻黃(去根節)1兩,杜仲(去粗皮)1兩,萆薢1兩,五加皮1兩,原蠶沙1兩,羌活(去蘆頭)1兩。上並生用,(口父)咀。用好酒2鬥,浸5日後,不拘時溫飲1盞,常覺醒醇為妙,或病勢急,其藥即將酒煎沸,乘熱投之,候冷即旋飲之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椒附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蜀椒(去目并閉口者)1兩,附子(去皮臍)1兩,生乾地黃(焙)1兩,當歸1兩,牛膝(去苗)1兩,細辛(去苗葉)1兩,薏苡仁1兩,酸棗仁1兩,麻黃(去根節)1兩,杜仲(去粗皮)1兩,萆薢1兩,五加皮1兩,原蠶沙1兩,羌活(去蘆頭)1兩。 主治:婦人半身不隨,肌肉偏枯,或言語微澀,或口眼微,舉動艱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