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白散

BA B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20%
肝經 14%
脾經 14%
腎經 11%
心經 8%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八白散的組成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助脾溫運: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助脾溫運的功效。八白散以白朮、茯苓、山藥等滋陰健脾藥為主,但亦需配合溫陽藥以助脾陽運化,丁香加入可溫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更好地發揮八白散滋陰健脾的功效。

2. 溫中止痛,助氣血流通:丁香還具有溫中止痛、行氣活血的功效。八白散中常因脾胃虛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脘腹冷痛等症狀,丁香加入可溫中散寒,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進一步改善脾胃功能。

八白散為一種常見的中藥外用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變,如燒傷、瘡癤等。其配方中包含白芨(簡體寫作「白芨」,繁體為「白芨」或「白芨」),是因為白芨具有良好的生肌收斂效果,能促進傷口愈合,減輕炎症反應。白芨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胃、肝經,對於止血生肌有獨特功效。在八白散的配伍中,白芨能夠與其他白色草藥如白芷、白茯苓等相互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美白淡斑的效果。此外,由於白芨質地黏稠,還可作為其他藥材的載體,幫助藥物附著於患處,增強治療作用。因此,將白芨納入八白散之中,對於提升整體療效至關重要。

八白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疏散風邪、止痙解搐的作用。八白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白僵蠶的加入可以幫助散風止痙,緩解患兒症狀。
  2. 清熱解毒: 白僵蠶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輔助八白散中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總之,白僵蠶在八白散中扮演著疏風止痙、清熱解毒的角色,有助於治療小兒驚風等疾病。

八白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由於其具有瀉下逐水之功效,用於治療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牽牛子味苦性寒,入脾、胃經,能瀉下通便,並能利水消腫,與八白散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健脾利濕的藥物相配伍,可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此外,牽牛子還能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一起,可消除因水腫引起的發熱等症狀。因此,八白散中加入牽牛子,是為了加強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效果

中藥方劑[八白散]的組成中,包含[沙苑子],因為沙苑子具有補腎壯陽和增強免疫的作用。沙苑子能夠增強腎功能,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疲乏無力等症狀,並且對於提升免疫力有良好的效果。這使得[八白散]在調理腎虛和增強體力方面更加有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八白散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陽舉陷: 升麻性微溫,味甘,具有升陽舉陷、疏散風熱的功效。八白散主治脾虛氣陷、飲食不消、腹脹便溏等症,升麻能提升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改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2. 疏散風邪: 升麻亦可疏散風熱,八白散中往往配伍其他清熱解毒之品,如白朮、茯苓等,共同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因風熱引起的脾虛氣陷,更能起到雙重治療效果。

八白散中包含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滲濕:白蘞性味甘淡,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八白散旨在治療脾虛濕盛之證,白蘞可幫助利水消腫,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健脾止瀉:白蘞同時具健脾止瀉功效,能緩解濕盛導致的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整體調理脾胃,改善濕盛之目的。

八白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升陽,祛風散寒: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補氣升陽、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八白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氣血不足、頭面肢體麻木、寒濕痹痛等症,白芷的補氣升陽、祛風散寒功效可以溫補脾腎陽氣,改善肢體麻木、寒濕痹痛等症狀。
  2. 芳香透達,通竅止痛: 白芷具有芳香開竅的功效,可以通利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八白散中常與其他芳香化濕藥物配合使用,共同起到通竅止痛的作用,改善因寒濕阻滯所致的頭面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八白散組成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癢: 白附子性溫燥,善於燥濕止癢,可治療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八白散中,白附子與白芍、白茯苓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祛除濕邪,止癢止痛。
  2. 祛風通絡: 白附子亦具祛風通絡之效,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八白散中,白附子與白芷、白僵蠶等藥材配合,可促進氣血運行,解除經絡阻滯。

八白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八白散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腫脹滿等症,茯苓可利水滲濕,消腫止渴,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的病症。

二、健脾益氣:茯苓亦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進一步加強八白散利水滲濕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八白散」

白及

  • 性味:味苦辛,氣寒。
  • 歸經:脾、肺經。
  • 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

白芷

  • 性味:味辛、微溫。
  • 歸經:肺、胃、膀胱經。
  • 功效: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

丁香

  • 性味:味辛、溫。
  • 歸經:脾、胃、肺經。
  • 功效: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茯苓

  • 性味:味甘、淡、性平。
  • 歸經:脾、胃、心經。
  • 功效: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

白僵蠶

  • 性味:味辛、寒。
  • 歸經:肝、肺經。
  • 功效: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牽牛子

  • 性味:味苦、性寒。
  • 歸經:腎、大腸經。
  • 功效: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升麻

  • 性味:味辛、苦、甘,微寒。
  • 歸經:肝、膽、脾、胃經。
  • 功效: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白蘞

  • 性味:味辛、苦,微寒。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

白附子

  • 性味:味辛、溫。
  • 歸經:心、肝、肺、腎經。
  • 功效: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沙苑子

  • 性味:味甘、平。
  • 歸經:肺、腎二經。
  • 功效: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

主治功效

  • 勞碌出汗時被風吹了,鬱結於體內就會形成痤瘡。

總結 「八白散」是由十種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散結、活血化瘀等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痤瘡、皮膚瘙癢、濕疹等疾病。該藥方中,白及、白芷、丁香、茯苓、白僵蠶、牽牛子、升麻、白蘞、白附子、沙苑子等藥材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散結、活血化瘀等功效,聯合應用可以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白丁香3兩,白及3兩,白僵蠶3兩,白牽牛3兩,杜蒺藜3兩,新升麻(肉白者佳)3兩,三賴子2兩,白蘞2兩,白芷2兩,白附子0.5兩,白茯苓0.5兩。
上為末。
至夜津調塗面,明旦以瑩肌如玉散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熱外感,症見發熱、頭痛、身痛、汗出、口渴、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皮膚痤瘡等。若風寒外感,症見發熱、頭痛、身痛、無汗、惡寒、鼻塞、流涕等,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肺結核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腹瀉多痰上吐下瀉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八白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二十。 組成:白丁香3兩,白及3兩,白僵蠶3兩,白牽牛3兩,杜蒺藜3兩,新升麻(肉白者佳)3兩,三賴子2兩,白蘞2兩,白芷2兩,白附子半兩,白茯苓半兩。 主治:勞汗當風,鬱乃痤。

八白散, 出處:《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組成:沉香、藿香、人參、草果、乾薑(炮)、半夏曲、白芍、檳榔、白豆蔻仁、白茯苓、白朮、扁豆(炒)、白芷各等分。 主治:脾虛胃弱,膈有風痰,水谷入口悉皆嘔噦;體羸氣乏,飲食不下,霍亂吐利,心胸膨滿,中脘不和,神情恍惚;瀉後復吐,或吐後復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