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毒赤丸

BA DU C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心經 19%
腎經 13%
肺經 13%
胃經 13%
脾經 8%
大腸經 3%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八毒赤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雄黃具有獨特的性質和配伍價值,主要由於其在中醫理論中的多重功能。

首先,雄黃被認為具有解毒的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尤其對於三蛇、五毒等外來毒素具有很好的抵抗效果。其次,雄黃亦具備薪火搜尋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此外,雄黃能夠抗菌消炎,用於治療由於毒素引起的皮膚問題和感染。

然而,使用雄黃需謹慎,因其含有砷成分,過量可能導致中毒。因此,在調配八毒赤丸時,需控制其劑量,並考量個體差異和臨牀情況,以保證療效與安全性。綜合來看,雄黃的成分和功效,使其成為八毒赤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促進其解毒,消炎與改善健康的作用。

八毒赤丸方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清熱解毒: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功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減輕炎症反應,對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丹毒、蛇蟲咬傷等,起到顯著作用。
  2. 鎮心安神:珍珠還具有鎮心安神之功效,能夠平息心火,緩解焦慮不安,改善失眠多夢等症狀。在八毒赤丸中,珍珠能起到協同其他藥物,增強鎮心安神的作用,幫助患者消除煩躁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八毒赤丸方劑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八毒赤丸主治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熱毒熾盛、血瘀凝滯的病症,牡丹皮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緩解炎症,改善血液循環。
  2. 活血化瘀:牡丹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加速傷口癒合,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傷害。對於蛇毒、毒素引起的瘀血腫痛,牡丹皮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八毒赤丸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其主要針對體內的濕毒、食毒等病症,具有排毒、解毒的作用。在這個方劑中,巴豆作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其成分和功效使它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首先,巴豆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腸道內的毒素和多餘的濕氣。這對於體內有毒素積聚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因食物中毒或濕熱內蘊引起的症狀,特別有效。

其次,巴豆含有的巴豆甙具刺激性,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快速排泄體內毒素,改善腸胃功能。這在八毒赤丸的組成中,能夠加強藥效,達到排毒健腸的目的。

然而,由於巴豆性較烈,使用時須謹慎,避免過量引起腹瀉或其他副作用。因此,八毒赤丸的配方講求適量,避免過度刺激。這種配方的平衡,正是中醫理論中難能可貴的地方。

八毒赤丸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八毒赤丸針對的是寒毒入體、氣血凝滯的症狀,附子可溫煦陽氣,驅散寒邪,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陽氣回升,達到治療目的。
  2. 助藥力,提升療效:附子可增強其他藥材的藥力,例如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增強祛風濕、止痛、消腫等功效,更有效地治療寒毒所致的疾病。

八毒赤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其中的藜蘆,因其獨特的藥性,對方劑的療效至關重要。

藜蘆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咳的作用,能有效去除體內的毒素,尤其是在外感風熱或濕熱困擾的情況下,能提升方劑的整體效果。此外,藜蘆還具有一定的消腫功效,對於由於熱毒引起的腫脹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此外,藜蘆在方劑中的使用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通過協同作用,使整體治療更加全面。因此,藜蘆在八毒赤丸中的加入,不僅是為了針對特定症狀,更是考慮到方劑的整體平衡及療效的發揮。這使得八毒赤丸能夠更有效地治療各類熱毒性疾病,達到理想的療效。

八毒赤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成分中包含蜈蚣,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蜈蚣在中醫理論中屬於寒性藥物,具備清熱解毒的功能。蜈蚣性辛而寒,能夠有效地驅除體內的風熱,特別適用於熱毒引起的 inflammations 和腫脹等症狀。

其次,蜈蚣還被認為具有鎮痛作用,能夠舒緩由於毒素引起的疼痛,這對於患者的病情緩解有直接幫助。

此外,蜈蚣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的特性,對於清除體內的熱毒病菌起到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蜈蚣作為八毒赤丸的一部分,通過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使其在對抗熱毒方面更具效果。因此,在中醫方劑中,蜈蚣的使用不僅體現了中醫的辯證施治,也展示了中藥組合的精妙之處。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八毒赤丸 」,主要成分是:雄黃,珍珠,牡丹皮,巴豆,附子,藜蘆,蜈蚣, 主治功效是:

  1. 五屍癥積:泛指由五臟所產生的邪氣鬱積於體內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2. 惡心痛:胃部疼痛噁心。
  3. 蠱疰:蠱是指邪術,疰是指毒害。蠱疰是指被邪術毒害引起的疾病。
  4. 鬼氣:指鬼邪之氣。鬼氣病是指受鬼邪之氣侵襲而引起的疾病。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蜈蚣:主入肝腎經,既平肝熄風,又能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蜈蚣性辛、溫、微有毒,入藥後性溫,有清熱、息風、止痛、活血化瘀之功。

珍珠: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促進血液循環、滋陰潤燥、鎮靜安神、平肝息風、清熱解毒、化腐生肌、止血、清肝明目、補血養肝等。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藜蘆:性寒味辛,有毒,歸肺、大腸經,主要成分為生物鹼,具有殺蟲、驅蟲、止癢、鎮痛、清熱利濕、斂瘡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八毒赤丸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癥積、止嘔吐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五屍癥積、惡心痛、蠱疰、鬼氣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雄黃(研)1兩,真珠(研)1兩,礜石(泥裹燒半日)1兩,牡丹皮1兩,巴豆(去皮心,熬)1兩,附子(炮)1兩,藜蘆(炙)1兩,蜈蚣1枚(炙,去足)。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丸,每日1次。極得吐下。欲長將服者,可減1丸。
忌豬肉、狸肉、蘆筍、生血等物。
"1.鬼疰:入國信副使許可道到雄州,請予看脈。予診之,脈中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此乃氣血不勻,邪氣傷正。本官說:在路到邯鄲驛中,夜夢一婦人,著青衣,不見面目。用手去脅下打了一拳,遂一點痛,往來不止。兼之寒熱而不能食,乃鬼擊也。予曰:可服八毒赤丸。本官言:嘗讀《名醫錄》中,見李子豫八毒赤丸,為殺鬼杖。予遂與藥三粒,臨臥服,明旦下清水二升,立效。又進白海青陳慶玉第三子,因晝臥於水仙廟中,夢得一餅食之,心懷憂思,心腹痞滿,飯食減少、約一載有餘,漸漸瘦弱,腹脹如蠱,屢易醫藥及師巫禱之,皆不效,又不得安臥,召予治之。予診之,問其病始末,因思之:此疾既非外感風寒,又非內傷生冷,將何據而醫?予思李子豫八毒赤丸頗有相當,遂合與五七丸服之,下清黃涎鬥余,漸漸氣調,而以別藥理之,數月良愈,不二年身體壯實如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毒赤丸有毒,使用時要慎重。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八毒赤丸, 出處:《古今錄驗》引《胡錄》,(見《外台》卷十三)。 組成:雄黃(研)1兩,真珠(研)1兩,礜石(泥裹燒半日)1兩,牡丹皮1兩,巴豆(去皮心,熬)1兩,附子(炮)1兩,藜蘆(炙)1兩,蜈蚣1枚(炙,去足)。 主治:五屍癥積,及惡心痛、蠱疰、鬼氣,無所不療,鬼疰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