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疳飲方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氣健脾: 消疳飲針對小兒疳積,常伴隨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人參味甘性溫,能補氣益血,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達到消疳止瀉之效。
2. 扶正祛邪: 疳積乃脾胃虛弱,導致營養失衡,邪氣乘虛而入所致。人參能扶正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驅除邪氣,達到治本之效。
總之,人參在消疳飲中,起到補氣健脾,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全面調理脾胃,改善小兒疳積。
消疳飲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疳積常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停滯所致,白朮可補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並利水滲濕,從根本上解決疳積的病因。
- 補中益氣,固護脾胃:白朮可補中益氣,加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時能固護脾胃,防止病邪入侵,進而改善疳積症狀,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消疳飲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兩項功效: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其利水滲濕之功,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因脾虛濕困導致的疳積症狀,如腹脹、納呆、便溏等。
2. 安神寧心: 茯苓具有寧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脾虛導致的失眠、煩躁等症狀,改善兒童脾虛所致的疳積。
茯苓在消疳飲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健脾利濕、安神寧心之效,從而達到治療小兒疳積的功效。
消疳飲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小兒疳積常因脾胃積熱,或飲食不節,濕熱內蘊所致,黃連可清熱瀉火,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積熱。
2. 抑制細菌: 黃連具有抑菌作用,可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進一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積食的消散。
總而言之,黃連在消疳飲中起到清熱瀉火、抑菌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小兒疳積的症狀。
消疳飲方劑中包含胡黃連,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燥濕: 胡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消疳飲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而疳積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所致。胡黃連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改善脾胃濕熱,從根本上解決疳積病因。
- 健脾開胃: 胡黃連入胃經,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疳積,胡黃連可以健脾開胃,促進營養吸收,使小兒身體得到補充。
消疳飲中包含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神麴味甘性溫,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消疳飲以治療小兒疳積為主,而疳積多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神麴能幫助健脾益氣,促進消化吸收,改善疳積症狀。
- 配伍增效: 神麴與消疳飲中的其他藥材如山楂、麥芽等,具有協同作用,能進一步增強其健脾消食、化積止瀉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消疳飲中加入青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健脾: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消食化積的功效。消疳飲常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疳積等症,青皮可幫助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從而達到消食化積、改善食慾的作用。
2. 行氣止痛: 青皮還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小兒疳積常伴有腹痛、腹脹等症狀,青皮可疏肝理氣,緩解腸道痙攣,從而達到止痛的作用。
消疳飲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開胃: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兒童疳積多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而起,砂仁可助脾胃運化,促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
- 溫中散寒:砂仁性溫,可溫中散寒,對於因脾胃虛寒、寒邪內侵而導致的疳積症狀,砂仁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並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等症狀。
消疳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減緩其他藥材的燥烈之性,使藥效更加穏和,不傷脾胃。
- 增強補脾健胃作用: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之效,可增強消疳飲健脾開胃,助消化吸收的功效,幫助恢復孩子脾胃功能,改善營養不良。
此外,甘草還能解毒,可減輕其他藥材的毒副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疳飲」源於中醫經典著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臨牀應用。消疳飲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黃連、胡黃連、神麴、青皮、砂仁、甘草,各具其獨特的藥性。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胡黃連: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燥濕和清熱利濕。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消疳飲」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小兒疳疾,這是一種兒童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發育遲緩等。在中醫理論中,疳疾的病機主要與脾胃虛弱、濕熱蘊結有關。
「消疳飲」的作用機制是通過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清熱化濕,從而改善兒童的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增強抵抗力,達到治療疳疾的目的。
「消疳飲」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每日2次,每次6-9克,兒童減半。服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服藥期間不宜服用其他滋補藥物。
- 服藥期間若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消疳飲」是一味有效的中藥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小兒疳疾的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在使用「消疳飲」時,應遵醫囑,並注意藥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茯苓、黃連、胡黃連、神曲、青皮、砂仁、甘草。
傷食,加山楂;有蟲,加使君子。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老年人及有胃腸道疾病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消疳飲, 出處:《幼科證治大全》引《濟世全書》。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黃連、胡黃連、神曲、青皮、砂仁、甘草。 主治:小兒疳疾,身熱面黃,肚大青筋,瘦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