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鬚明目丸中包含女貞子,主要基於其滋陰補腎、烏髮明目的功效。女貞子味甘苦,性涼,入肝、腎經,具有滋養肝腎、補益精血、烏髮黑髮、明目益睛的功效。
其滋養肝腎,可改善因腎精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視力模糊等症狀。同時,其補益精血,可促進毛髮生長,改善髮色,達到烏髮明目的效果。因此,女貞子在烏鬚明目丸中發揮著滋補肝腎、改善視力、烏髮明目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烏鬚明目丸中包含菊花,主要源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其富含菊花苷、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能有效緩解眼部疲勞、視力模糊、目赤腫痛等症狀。
此外,菊花還能疏風散熱,對於因肝火上炎、風熱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也有良好療效。因此,烏鬚明目丸中加入菊花,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明目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疾的效果。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補益肝腎,烏髮黑鬚: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能補益肝腎精血,滋養髮根,使其烏黑亮麗。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鬚髮早白、眼目昏花等問題。
- 滋陰降火,明目益神:何首烏亦具滋陰降火功效,有助於緩解因肝火上炎導致的眼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此外,其滋陰益神的特性,還能改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進而提升視力,達到明目的效果。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明目退翳: 桑葉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疏風散熱的功效。其能清肝火、降肝陽,改善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同時亦能清熱解毒,治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等症。
- 疏風散熱,平肝止癢: 桑葉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並能平肝止癢,緩解因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昏眼花、眼癢、眼乾等症狀。
綜上所述,桑葉在烏鬚明目丸中發揮着清熱涼血、明目退翳、疏風散熱、平肝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部不適,提高視力。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功效。眼部經絡暢通,血氣運行順暢,纔能有效改善眼部疲勞、視力模糊等問題。
- 補腎益精,滋養眼部: 川牛膝同時也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腎精充足,則能滋養眼部,促進視力恢復。
因此,烏鬚明目丸中加入川牛膝,可以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滋養眼部,達到明目之效。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血,潤燥生津: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作用。明目丸常用於肝腎陰虛、血虛上泛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生地黃可以滋補肝腎陰液,養血潤燥,改善眼部乾燥、視力模糊等症狀。
- 清熱解毒,平肝潛陽: 生地黃亦具清熱解毒、平肝潛陽之效。目赤腫痛常伴有肝火上炎,生地黃可以清肝火,降肝陽,緩解眼部炎症。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烏鬚明目丸中起到滋陰養血、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改善眼部疾病,達到明目功效。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枸杞子,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與方劑主治相契合:
- 滋補肝腎,明目益精: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能滋補肝腎精血,改善肝腎虛弱所致的視力減退、眼乾澀等症狀。
- 烏髮養髮: 枸杞子亦有烏髮養髮之效,與方劑中烏髮黑鬚之功效相輔相成。
故烏鬚明目丸中加入枸杞子,能有效改善肝腎不足、視力減退等問題,同時兼具烏髮養髮之效,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益氣明目: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眼目之精氣源於脾胃,脾虛濕盛則易導致眼目不清,而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精氣充足,有助於改善視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藥效: 烏鬚明目丸中其他藥物如枸杞、熟地等滋陰補腎,而茯苓則能健脾利濕,兩者相輔相成,能更好地達到滋陰補腎、益氣明目之效。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養肝明目: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才能滋養眼目,而麥門冬滋陰潤肺,可間接促進肝血的生成,達到養肝明目的作用。
- 清熱解毒,緩解眼部炎症: 麥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清熱瀉火,緩解眼部炎症,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有助於改善眼部狀況,提高視力。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槐角,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槐角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對於眼部疾病,槐角能夠清肝火,降肝氣,改善眼部充血、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其涼血止血的功效,還能有效緩解眼部出血、視物不清等問題。因此,槐角在烏鬚明目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肝明目的功效。
烏鬚明目丸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因其具有健脾燥濕、祛風止癢之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健脾燥濕之性,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利濕去濁,改善因濕濁內阻所致的視力模糊、眼目昏花等症。同時,蒼朮亦能祛風止癢,對於因風邪外襲導致的眼部瘙癢、眼瞼腫痛等症,亦具有一定療效。因此,蒼朮在烏鬚明目丸方劑中,起到健脾利濕、祛風止癢之作用,有助於改善視力,明目養神。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人參,是因其具有 補氣益血、滋陰生津 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陰虛內熱等原因造成的視力減退、眼乾澀等症狀。
具體而言,人參可 補益元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界環境的侵襲,減少眼部疾患的發生;同時,人參還能 滋補肝腎,使肝腎陰精充足,滋養眼目,改善眼部營養供應,緩解眼部疲勞,提高視力。
此外,人參亦能 活血化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對於因血瘀所致的視力下降亦有一定功效。
烏鬚明目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腎,固精明目: 山茱萸性溫,味酸甘,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澀精止瀉之功效。肝腎精血充足,則能滋養眼目,改善視力,故可治肝腎不足所致的目昏、視力減退等症。
- 與其他藥物相配伍,增強療效: 烏鬚明目丸中其他藥物如枸杞子、女貞子等,也具有補肝腎、益精血之功,山茱萸與之配伍,可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益肝腎、固精明目的目的,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烏鬚明目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須髮早白,目視昏花」,其功效核心在於「養血烏髪」與「補腎明目」。傳統中醫認爲,鬚髮早白多與肝腎精血不足、血熱或血虛相關;而目視昏花則常因肝腎陰虛、精血不能上榮於目所致。本方結合滋補肝腎、養血涼血、固澀烏髪之品,標本兼顧,適用於中老年精血虧虛或早衰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補腎填精、滋陰養血
- 熟地、生地:熟地滋腎填精,生地涼血養陰,二者合用兼顧腎陰與血熱。
- 何首烏(製):小黑豆蒸製後增強補益力,爲烏髪要藥,能補肝腎、益精血。
- 枸杞子(芝麻炒):芝麻協同補益肝腎,枸杞明目養肝,炒製後取其溫潤之性。
- 全當歸(酒洗):酒制增強活血養血之效,助精血上榮頭面。
(2)清熱涼血、固澀烏髪
- 旱蓮草:滋腎陰、涼血熱,爲烏髪常用藥,兼能止血防虛火動血。
- 青葙子:清肝明目,針對「目昏」之標,改善肝熱或血虛導致的視物模糊。
- 沒石子(煅):收澀固精,傳統用於固攝腎氣,防精血耗散,助鬚髮色澤堅固。
(3)健脾助運、防滋膩礙胃
- 白茯苓:健脾滲濕,平衡方中滋膩藥性,使補而不滯,助藥物吸收。
(4)製法與服法考量
- 忌鐵器、小黑豆蒸製:避免鐵器影響藥性,黑豆增強何首烏補益之效。
- 煉蜜爲丸:緩補長效,適合精血虧虛需長期調理者。
- 鹽湯送服:鹽味鹹入腎,引藥下行,加強補腎作用。
三、綜論
此方以「肝腎同源」理論爲基礎,補腎精以養肝血,清熱固澀以防耗散。烏髪與明目並重,體現「髮爲血之餘」「目爲肝之竅」的傳統觀念。全方滋而不膩,補中有清,標本兼治,適合精血不足兼輕微虛熱之證。
傳統服藥法
枸杞子2兩(用芝麻炒過,去芝麻),旱蓮草5兩,熟地3兩,何首烏2兩(小黑豆蒸過,去黑豆,忌鐵器),白茯苓2兩,青葙子2兩,沒石子2兩(麵包,火煅),生地2兩,全當歸2兩(酒洗)。
養血烏發,補腎明目。
共曬乾,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鬚明目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便溏等。因此,在服用烏鬚明目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服用烏鬚明目丸前,應先諮詢醫生,了解自身的體質,並依照醫生的建議服用。
- 服用烏鬚明目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烏鬚明目丸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 服用烏鬚明目丸期間,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烏鬚明目丸, 出處:《集驗良方》卷五。 組成: 烏鬚明目丸(《集驗良方》卷五。)出處:《集驗良方》卷五。組成:枸杞子2兩(用芝麻炒過,去芝麻),旱蓮草5兩,熟地3兩,何首烏2兩(小黑豆蒸過,去黑豆,忌鐵器),白茯苓2兩,青葙子2兩,沒石子2兩(面包,火煅),生地2兩,全當歸2兩(酒洗)。主治:養血烏發,補腎明目。 。 主治:養血烏發,補腎明目。
烏鬚明目丸, 出處:《廣筆記》卷二。 組成:女貞實(酒拌,9蒸9曬,淨末)1斤,甘菊花12兩,何首烏(赤白各半,淨)2斤(如法蒸曬),桑葉1斤,牛膝(酒蒸)1斤,懷生地(酒洗淨)2斤(如法蒸曬),甘枸杞(去枯者)1斤,乳拌茯苓酥1斤,麥門冬(去心)1斤半,槐角子10兩,蒼朮(蜜、酒浸,蒸,曬)12兩,人參1斤(人乳拌,烘乾),山茱萸肉(酒蒸)12兩。 主治:須發早白,目視昏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