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鬱湯

JIE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肝經 23%
心經 15%
胃經 11%
肺經 8%
腎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0%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解鬱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振奮心脾: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智、安神定志的功效。鬱證常伴隨氣血不足、心脾虛弱,人參可以補益氣血,振奮心脾,改善心神不寧、情緒低落等症狀。
  2. 扶正祛邪,固本培元: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鬱證的病機常常涉及正氣不足、邪氣侵襲,人參可以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從根本上改善鬱證的體質。

解鬱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氣血生化: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鬱症常伴脾氣虛弱,氣血不足,白朮可補益脾氣,促進氣血生成,改善鬱症所致的氣虛、倦怠乏力等症狀。
  2. 升舉陽氣,振奮精神: 白朮亦有升舉陽氣之效,可改善因氣虛導致的頭昏腦脹、精神萎靡、心神不安等鬱症表現。

綜上,白朮在解鬱湯中起到健脾益氣、升舉陽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鬱症患者的氣虛、精神萎靡等症狀,從而達到解鬱的效果。

解鬱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鬱證常伴有脾胃氣虛、痰濕內阻,茯苓能健脾益氣,促進水液代謝,化解痰濕,有助於改善鬱證相關的胸悶、心悸、食慾不振等症狀。
  2. 寧心安神,緩解情緒波動:茯苓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改善因鬱氣所致的失眠、心神不安、情緒波動等症狀。其利水滲濕的作用,也能促進體內濕邪的排出,進一步改善心神狀態。

解鬱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之功效。鬱結多因氣血瘀滯,阻礙氣機運行所致。當歸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解鬱的效果。
  2. 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當歸入心、脾、肝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功效。鬱結常伴隨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當歸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使心神寧靜,緩解鬱結所致的精神症狀。

解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肝氣鬱結會導致情緒低落、胸悶氣短等症狀,白芍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舒緩情緒、改善心情的作用。
  2. 調和脾胃: 白芍還能滋陰養血,健脾和胃,有助於脾胃運化功能的正常進行。脾胃虛弱容易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進一步加重肝氣鬱結,白芍可以通過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間接緩解肝氣鬱結。

解鬱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其疏肝理氣、行氣消痞的功效。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其苦寒之性可清泄肝火,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症狀;其行氣消痞之效可促進氣機流通,化解肝鬱所致的氣滯血瘀,改善胸膈滿悶、脘腹痞塞等症狀。

因此,解鬱湯中加入枳殼,可有效疏肝理氣、行氣消痞,達到解鬱通暢的效果,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肝鬱氣滯的功效。

解鬱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和胃止嘔的功效。鬱結不通,氣機阻滯,可導致情緒低落、心胸鬱悶,砂仁能理氣解鬱,疏通氣機,使心胸舒暢,改善情緒。
  2. 健脾和胃: 砂仁不僅解鬱,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更容易導致心神不安、情緒不穩。砂仁能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整體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鬱結之症。

解鬱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性涼,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鬱證多因肝氣鬱結,導致氣機不暢,熱邪內鬱,梔子可清泄肝火,使氣機疏通,達到解鬱之效。

二、 解毒消腫:梔子亦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鬱證患者常伴有胸悶、口苦、煩躁等症狀,梔子可清熱解毒,緩解這些症狀,有助於患者恢復身心健康。

解鬱湯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薄荷性涼,味辛,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對於鬱熱上擾,引起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解鬱開竅,提神醒腦: 薄荷芳香開竅,能提神醒腦,對於情緒低落、心神不寧、精神萎靡等鬱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薄荷在解鬱湯中,與其他藥物配伍,能起到疏風解鬱、清熱開竅的作用,對於治療鬱證有一定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解鬱湯」,主要成分是: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枳殼,砂仁,梔子,薄荷。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解鬱湯主治功效是:懷孕期間情緒憂鬱,導致肝氣不通暢,胎兒懸浮不安,兩脅脹悶疼痛,就像弓弦拉緊了一樣。

傳統服藥法


薑半夏15 茯苓15 厚朴15 蘇葉15 柴胡15 白芍15 枳殼15 生甘草5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可用,但孕婦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牙齦出血胎動不安

相同名稱方劑


解鬱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柴胡、黃連、黃芩、黃耆、地骨皮、生地、熟地、白芍各等分。 主治:衄血。

解鬱湯,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六。 組成:蘇葉、廣陳皮、半夏、當歸、鬱金、香附、白芍、遠志肉、白茯苓、青皮(醋炒)、鉤藤鉤。 主治:婦女腳氣,因氣惱恚怒而發,兩脅作脹,腿腳痠痛。

解鬱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組成:陳皮、遠志、生地、香附、白芍、川芎、當歸、半夏、青皮、茯神、貝母、蘇葉、桔梗、山梔、木通、甘草、薑。 主治:女子乳病,始而但腫硬不痛,後微痛者。

解鬱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人參1錢,白朮5錢(土炒),白茯苓3錢,當歸1兩(酒洗),白芍1兩(酒炒),枳殼5分(炒),砂仁3粒(炒,研),山梔子3錢(炒),薄荷2錢。 主治:開肝氣之鬱結,補肝血之燥乾。主治:妊娠懷抱憂鬱,肝氣不通,以致子懸,胎動不安,兩脅悶而疼痛,如弓上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