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丹

健忘丹

JIAN WA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三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肝經 21%
脾經 18%
肺經 16%
腎經 8%
胃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2%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健忘丹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益智開竅: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其能改善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狀,有助於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化痰開竅:遠志同時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神志不清等症狀,進而改善腦部供氧,提高記憶力。

因此,健忘丹中加入遠志,旨在通過其益智開竅、化痰開竅的作用,達到改善健忘、提高記憶力的效果。

健忘丹方劑中包含石菖蒲,主要原因有二:

一、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醒脾開竅,改善健忘、神志不清等症狀,有助於提升記憶力。

二、 化濕健脾: 健忘常與脾虛濕困有關,石菖蒲能化濕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濕氣阻滯,從而達到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的作用。

健忘丹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為了其清心瀉火的作用。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經,能清心火瀉心熱鎮心安神。對於因心火亢盛所致的健忘、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黃連還具有燥濕止瀉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因脾虛濕困所致的健忘。因此,在健忘丹中加入黃連,可以有效地清心瀉火,健脾益智,從而達到改善健忘的效果。

健忘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補血養血、益智安神之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益智安神等作用。其補血功效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健忘、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當歸中的揮發油和多糖成分,也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代謝,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因此,健忘丹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改善因血虛所致的健忘症狀,提升患者的記憶力,達到健腦益智的功效。

健忘丹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健忘常與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有關,枸杞子能補益肝腎,有助於改善記憶力下降的狀況。

二、養血安神,寧心益智:枸杞子亦有養血安神、寧心益智之效。健忘患者常伴有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枸杞子能滋養心血,安定心神,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進而改善記憶力。

健忘丹方劑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因其具有安神、養心、斂汗之功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脾、肝經。其能滋養心脾,安神定志,有效改善因心脾不足、心神不寧所致的健忘、失眠等症狀。

此外,酸棗仁亦能斂汗,對於因心氣不足、汗出易醒的患者,也有助於改善症狀,提高睡眠品質,進而增強記憶力。

健忘丹方劑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益氣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健忘多因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或心腎不交,陰虛火旺所致。麥門冬可滋陰降火,補充心脾氣血,改善心神不寧、健忘等症狀。
  2. 養心安神,寧心安神:麥門冬入心經,具有養心安神、寧心安神的功效。健忘與心神不安密切相關,麥門冬可滋養心陰,使心神安寧,有助於改善健忘症狀。

健忘丹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肝火上炎、心神不寧而導致的健忘症狀。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肝經,能清肝火,平肝陽,疏散風熱,對於因肝火上炎導致的頭昏腦脹、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此外,菊花還具有明目功效,能改善視力模糊,有助於提升腦部功能,間接改善記憶力。因此,在健忘丹方劑中加入菊花,能有效改善因肝火上炎或肝腎不足引起的健忘症狀。

健忘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養心安神: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滋陰涼血,補益心腎,養心安神。健忘多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寧,或血虛腦竅失養所致,生地黃可滋養心血,改善心神不安,進而改善健忘。
  2.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生地黃亦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若健忘伴有頭昏目眩、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熱除煩,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症狀,有助於恢復記憶功能。

健忘丹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補氣益智的功效。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對於因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健忘、思維遲鈍等症狀,人參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人參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氧化能力,延緩衰老,有助於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代謝,從而提高記憶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健忘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心虛損」所致之症,包括遇事易驚、做事健忘、讀誦詩書難以記憶等。古人認為,此類症狀多與「心神失養」或「心腎不交」相關,因心主神明,若心血不足、心神不寧,則記憶力減退,思維混雜;而腎藏精,精生髓,髓充腦,若腎陰虧虛,髓海不足,亦會影響心智功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養心安神為主

    • 人參:大補元氣,益心氣以安神,提升心智功能。
    • 酸棗仁:養肝血、寧心神,改善虛煩不眠。
    • 遠志、石菖蒲:為「開竅醒神」經典藥對。遠志交通心腎,化痰開竅;石菖蒲化濕濁、醒神益智,共助記憶力。
    • 麥冬、生地黃:滋陰清熱,養心陰以潤心神,防陰虛火擾。
  2. 調和肝腎為輔

    • 枸杞:補肝腎之陰,益精血,助腦髓充盈。
    • 當歸:養血活血,使心血充足,神有所倚。
  3. 清熱除煩佐使

    • 黃連:清心火,薑炒緩其寒性,防心火亢盛擾神。
    • 甘菊花:平肝明目,清上焦虛熱,助頭目清明。
  4. 外衣與劑型設計

    • 朱砂為衣:取其重鎮安神之效,鎮靜心神,然其用量輕,僅作外衣。
    • 煉蜜為丸:蜂蜜甘緩補中,丸劑緩圖,適合長期調理虛損。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補養心腎」為核心,結合「化痰開竅」、「清熱滋陰」,標本兼顧:

  • 補虛:通過人參、當歸、枸杞等補益氣血精液,改善心腎虧虛之本。
  • 開竅:遠志、菖蒲解痰濕蒙蔽,助心神清明。
  • 清熱:黃連、菊花、生地清心肝之熱,防虛火上擾。

全方兼顧「心、肝、腎」三臟,使氣血充、陰液足、痰熱消,心神得安,記憶自復,符合中醫「益智安神」的整體觀。

傳統服藥法


遠志(去心)1兩,石菖蒲(去毛)1兩,黃連(薑炒)5錢,歸身(酒洗)2兩,枸杞(甘州者)2兩,酸棗仁(炒)1兩,麥冬(去心)1兩,甘菊花5錢,生地黃5錢,人參5錢。
煉蜜為丸,朱砂三錢為衣。
每服50丸,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健忘丹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服用不當,可能會引起頭暈、心悸、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健忘丹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健忘丹, 出處:《便覽》卷三。 組成:遠志(去心)1兩,石菖蒲(去毛)1兩,黃連(薑炒)5錢,歸身(酒洗)2兩,枸杞(甘州者)2兩,酸棗仁(炒)1兩,麥冬(去心)1兩,甘菊花5錢,生地黃5錢,人參5錢。 主治:心虛損,遇事多驚,作事健忘,讀誦詩書健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