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散濕丹

JIAN WEI SAN SH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19%
胃經 19%
腎經 16%
肝經 6%
心經 3%
心包經 2%
膀胱經 0%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濕邪困脾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白朮能起到溫補脾胃、燥濕健運的作用,促進消化功能恢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白朮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例如,白朮與茯苓、蒼朮等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燥濕健脾;與陳皮、半夏等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理氣健胃。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薏苡仁,主要是利用其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其利水滲濕作用顯著,能去除體內濕氣,並改善脾胃濕阻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薏苡仁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瘡瘍等也有療效。

因此,在健胃散濕丹中加入薏苡仁,能夠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去除濕氣,達到健胃散濕的目的。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芡實,主要考量其健脾益氣、固澀止瀉的功效。芡實為芡實的乾燥成熟種仁,性平味甘,歸脾、腎經。

其富含蛋白質、澱粉、脂肪等營養成分,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幫助消化吸收,達到健胃之效。同時,芡實具有收斂固澀之功效,能固護脾胃,防止濕邪侵襲,進一步達到散濕的效果。

因此,在健胃散濕丹中加入芡實,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固澀止瀉,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邪困阻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健胃散濕丹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健脾益胃: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滋陰生津之效。其所含的澱粉酶、多醣體等成分,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緩解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固腎止瀉:山藥還有固腎止瀉的功效,可改善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慢性腹瀉等。這對於部分濕熱下注、脾腎氣虛的胃腸疾病患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之效。散濕丹以散寒除濕為主,人參可中和藥性,避免過寒傷胃,並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濕氣的消散。
  2.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濕邪入侵,易導致脾胃虛弱,人參可補益脾胃,提升正氣,從而抵抗濕邪,達到祛除濕邪的目的。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脾胃不適: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脾胃不適的作用。健胃散濕丹中可能含有辛辣或苦寒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其刺激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胃部的傷害,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濕邪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可以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可以提高補氣健脾的效果;與茯苓搭配,可以增強利濕健脾的作用。

健胃散濕丹方劑中包含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增進食慾,並能消除因濕氣停滯引起的腹脹、噁心等症狀。
  2. 燥濕化痰:陳皮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困、痰濕阻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健胃散濕丹中加入陳皮,不僅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吸收,還可有效祛除濕氣,達到健脾和胃、散濕止咳的效果。

健胃散濕丹方劑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利水滲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排除體內濕氣,緩解脾胃濕困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清解濕熱,緩解因濕熱蘊結於脾胃所導致的胃痛、腹脹等症狀。

因此,車前子在健胃散濕丹中,可發揮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幫助改善脾胃濕困,促進消化功能。

健胃散濕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胃痛常因肝氣鬱結,脾胃失和所致,白芍可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緩解胃部不適。
  2. 養血柔肝,健脾和胃: 白芍亦有養血柔肝之效,可改善肝血不足所致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白芍還可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功能,利於胃腸道的恢復。

因此,白芍在健胃散濕丹中發揮着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養血柔肝、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緩解胃痛等症狀。

健胃散濕丹方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散寒濕,健脾和胃: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散寒濕、消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對於寒濕阻滯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白芥子能溫散寒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白芥子亦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寒凝氣滯、血瘀不通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狀,白芥子能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白芥子在健胃散濕丹方中起到溫散寒濕、健脾和胃、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多重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健胃散濕丹 」,主要成分是:

  • 白朮
  • 薏苡仁
  • 芡實
  • 山藥
  • 人參
  • 甘草
  • 陳皮
  • 車前子
  • 白芍
  • 白芥子

主治功效是:風濕侵入皮膚和肌肉中,感染了風懿症,神智昏迷,不醒人事,身體不痛不癢,手腳不能活動。

白朮

白朮性溫,味甘、苦,具有補氣健脾、祛濕利水、安胎止汗等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水腫、自汗、盜汗等症狀。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等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脾虛泄瀉、肺熱咳嗽等症狀。

芡實

芡實性味甘澀平,具有固澀收斂、止瀉、固崩止帶、補中益氣、補腎、補血等功效,臨牀上多用於遺精、白濁、崩漏、帶下、腹瀉、尿頻等症狀。

山藥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肺虛咳嗽、腎虛陽痿、遺精、白帶、筋骨痠痛等症狀。

人參

人參性味甘、微苦,具有補氣、益津、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適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陽痿早洩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潤肺止渴等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食少便溏、咳嗽痰多、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陳皮

陳皮性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健脾和胃、化痰止咳等功效。適用於胸悶氣短、食積不化、咳嗽痰多、脘腹脹痛等症狀。

車前子

車前子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清肺化痰等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尿路感染、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白芍

白芍性味甘、微苦,具有平肝息風、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於肝火旺盛、頭痛眩暈、失眠多夢、潮熱盜汗、月經不調等症狀。

白芥子

白芥子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祛風除濕、行氣活血等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胸悶氣短、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 健胃散濕丹 」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補氣健脾、祛濕利水、清熱排膿、補肺益陰、固澀收斂、止瀉、固崩止帶、補中益氣、補腎、補血等多種功效。適用於風濕侵入皮膚和肌肉中,感染了風懿症,神智昏迷,不醒人事,身體不痛不癢,手腳不能活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5錢,薏仁9錢,芡實5錢,山藥3錢,人參3錢,甘草1錢,陳皮1錢,車前子1錢,白芍3錢,白芥子3錢。
去濕。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

相同名稱方劑


健胃散濕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白朮5錢,薏仁9錢,芡實5錢,山藥3錢,人參3錢,甘草1錢,陳皮1錢,車前子1錢,白芍3錢,白芥子3錢。 主治:去濕。主治:風濕入於皮肉之內,致患風懿,奄息不知人,不疼不痛,手足不爲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