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飲

QING HE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18%
胃經 14%
肝經 11%
腎經 3%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和飲中包含草果,主要基於其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的功效。

草果味辛性溫,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胃脘冷痛、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草果還能行氣止痛,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解除因氣滯引起的胃痛、腹痛等。

清和飲通常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脹等症狀,而草果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恰好能與其他藥材相配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和飲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清和飲常用於治療熱病,如溫病、暑熱等,而生地黃可有效地清解體內熱毒,並滋養陰血,緩解熱病所致的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滋陰作用顯著,可潤燥生津,緩解因熱邪耗傷陰津所致的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症狀。清和飲中加入生地黃,可以更好地平衡方劑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損傷陽氣,並滋陰潤燥,使患者更快恢復。

清和飲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清和飲多用於治療燥熱咳嗽、痰稠難咳等症,川貝母能有效緩解肺熱,使痰液稀化易於咳出,達到止咳化痰之目的。
  2. 清熱解毒: 川貝母亦具有一定清熱解毒功效,可輔助清熱解毒藥物,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清和飲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燥: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清和飲多用於治療燥熱傷肺、咽喉乾燥、咳嗽等症,麥門冬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肺燥,滋潤咽喉,改善這些症狀。
  2. 養陰生津: 麥門冬能益胃生津,對於熱病津傷、口渴咽乾、氣短乏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清和飲中常常配伍其他清熱生津藥物,麥門冬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滋陰生津功效,使之更加有效地治療燥熱傷津的病症。

清和飲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作用可緩解脾胃氣滯,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而健脾作用則有助於脾胃運化,增強吸收能力。

2. 和胃降逆:陳皮氣味芳香,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脾胃氣逆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陳皮還能調和胃氣,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清和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清和飲主要用於治療暑濕蘊蒸、熱毒內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心煩、小便赤澀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清除暑濕,改善小便赤澀等症狀。
  2. 寧心安神:茯苓能寧心安神,對於暑濕所致的心煩、失眠等症狀,茯苓能起到緩解作用,使患者心神安定,改善睡眠。

因此,清和飲中加入茯苓,可以有效地發揮其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共同達到清熱解暑、利濕解毒的效果。

清和飲方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牛蒡子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其藥性偏於疏散風熱,對於風熱犯肺、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清和飲主治風熱犯肺、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牛蒡子的加入,有助於清解肺熱、利咽消腫,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宣肺利咽、清熱解毒的治療目的。

清和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和飲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中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避免藥物相互拮抗。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脾胃不適等功效,可以輔助其他藥材,增強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咽消腫等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甘草在清和飲中起著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和飲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清和飲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利於消散熱毒,緩解疼痛。
  2. 涼血解毒:紅花亦有涼血解毒之效,可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清和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清和飲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氣滯所致的咽喉腫痛,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消散咽喉部的瘀血,緩解疼痛。
  2. 補血養血:當歸有補血養血之效,可改善因熱毒消耗血氣而導致的氣血不足,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病竈修復。清和飲中加入當歸,不僅有助於清熱解毒,更能起到補血養血的輔助作用,使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清和飲:一種治療痘疹的傳統中醫藥方劑

中藥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草果:**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3.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4.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5.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7.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8.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9.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10.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主治功效:

痘疹: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會在皮膚上產生水泡和膿皰。

處方組成及用法用量:

  • 草果 6 克
  • 生地黃 15 克
  • 川貝母 10 克
  • 麥門冬 10 克
  • 陳皮 6 克
  • 茯苓 12 克
  • 牛蒡子 10 克
  • 甘草 3 克
  • 紅花 6 克
  • 當歸 10 克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勻,每天服用 2 次,每次 10 克,連續服用 7 天。

注意事項:

  1. 本方中含有紅花,孕婦及有出血傾曏者應謹慎使用。
  2. 本方中含有生地黃,脾胃虛寒者應謹慎使用。
  3.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4. 如果服用本方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清和飲」是一種治療痘疹的傳統方劑,由草果、生地黃、川貝母、麥門冬、陳皮、茯苓、牛蒡子、甘草、紅花、當歸等十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和飲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清和飲,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組成:草果、生地、貝母、麥冬、陳皮、茯苓、大力、甘草、紅花、當歸。 主治:行漿爽疹。主治:痘疹。

清和飲, 出處:《準繩·幼科》卷六。 組成:地骨皮2錢(鮮者),麥冬(去心)2錢,生地黃7分,知母7分,貝母7分,橘紅7分,茯苓7分,甘草7分,荊芥穗7分,牛蒡子(炒,研)1錢半,桔梗5分,全瓜萎1錢。 主治:清和發表。主治:時氣痘疹,裏證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