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湯

JU H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啓蒙》卷四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5%
胃經 15%
腎經 12%
心經 7%
膀胱經 7%
膽經 5%
肺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橘核湯中含有橘核,是基於其藥性與功效。橘核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其主要功效為:

  1. 行氣止痛: 橘核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消積化滯: 橘核可幫助消化,消除積滯,對於食積不消、腹痛便祕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橘核在橘核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肝氣鬱結、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作用。

橘核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橘核湯以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為主。吳茱萸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腹痛。同時,吳茱萸亦可理氣止痛,疏通經絡,消除寒凝阻滯,進一步減輕疼痛。

因此,在橘核湯中加入吳茱萸,可以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

橘核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橘核湯主要用於治療婦人血瘀經閉、腹痛等症。木香性溫味苦,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解除瘀血阻滯,從而緩解腹痛。
  2. 調和脾胃:橘核湯中常會加入理氣化瘀、溫經止痛的藥材,而木香能健脾和胃,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負擔,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總之,木香在橘核湯中的作用是行氣止痛,調和脾胃,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橘核湯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具有理氣止痛之效。橘核湯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期腹痛等症狀,茴香可協同其他藥物,疏肝理氣,緩解疼痛,改善經行不暢。
  2. 溫腎助陽:茴香還有溫腎助陽之功。部分女性痛經可能與腎虛寒凝有關,茴香溫腎暖宮,有助於改善體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痛經症狀。

綜上所述,茴香在橘核湯中起到理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的效果。

橘核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橘核湯以橘核為主藥,擅長行氣止痛,但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單靠橘核力有不逮。高良薑的加入,可溫中散寒,助橘核行氣止痛,提升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橘核性涼,長期服用可能寒性過重,容易損傷脾胃。高良薑性溫,可調和橘核的寒性,防止其寒性過於強烈,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進一步增強療效。

橘核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理氣疏肝: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化滯之功效。與橘核一同使用,可加強行氣疏肝之效,並輔助橘核消積止痛的作用。
  2. 協同作用: 青皮與橘核同屬柑橘類果皮,藥性相近,能相互協同,增強藥效。青皮的辛散之性,可助橘核疏肝理氣,使藥效更為顯著。

因此,青皮的加入,不僅能提升橘核湯的療效,更能使藥性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橘核湯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橘核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川楝子可幫助疏解肝氣,緩解疼痛。
  2. 消積化滯,通便止瀉: 川楝子亦具消積化滯、通便止瀉的功效。橘核湯中加入川楝子,有助於改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大便祕結等症狀。

總而言之,川楝子在橘核湯中發揮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消積化滯、通便止瀉等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橘核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中散寒,助消化止痛。

橘核湯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溏等症狀。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助消化等功效。加入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氣,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除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乾薑還能溫陽化濕,使寒濕之氣散去,進一步緩解腹瀉。

因此,橘核湯中加入乾薑,可以更好地發揮溫中散寒、助消化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橘核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橘核行氣止痛:橘核本身具有行氣止痛之效,但性偏寒涼,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痛症效果有限。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可助橘核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止痛效果。
  2. 溫腎助陽,調和脾胃:橘核湯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而肉桂具有溫腎助陽、益氣補脾的功效,可以溫補腎陽,調和脾胃,改善因氣血不足或寒凝血瘀導致的經期不順、痛經等問題。

主治功效


橘核湯

橘核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氣,又稱「脫腸」,是指人體的內臟或組織離開原有的位置,並通過人體的自然開口或薄弱部位向外突出。

組成

橘核湯由以下藥材組成:

  •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功效

橘核湯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氣,又稱「脫腸」,是指人體的內臟或組織離開原有的位置,並通過人體的自然開口或薄弱部位向外突出。

用法

橘核湯可以煎服,也可以入丸劑。煎服時,將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至藥液濃縮為原來的1/3左右,即可服用。入丸劑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或其他粘合劑,製成丸劑,每次服用10-15克。

禁忌

橘核湯不宜久服,以免傷陰。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總結

橘核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氣,又稱「脫腸」,是指人體的內臟或組織離開原有的位置,並通過人體的自然開口或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橘核湯可以煎服,也可以入丸劑。煎服時,將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至藥液濃縮為原來的1/3左右,即可服用。入丸劑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或其他粘合劑,製成丸劑,每次服用10-15克。橘核湯不宜久服,以免傷陰。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傳統服藥法


橘核、吳萸、木香、茴香、良薑、青皮、川楝子、乾薑、官桂各等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橘核湯, 出處:《醫學啓蒙》卷四。 組成:橘核、吳萸、木香、茴香、良薑、青皮、川楝子、乾薑、官桂各等分。 主治: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